文/磊磊
最近的“华为造车”可谓甚嚣尘上,捷报频传。首先是新问界M7一推即火,收获了堪称爆棚的订单;广州车展开启预售的“智界(Luxeed)S7”与随之发布的鸿蒙智行品牌,也以强横的技术实力成为市场的亮点。
这几日最火热的消息,则是华为“造了一艘中国智能化新能源车的诺亚方舟”。11月26日,华为发布公告称,华为与长安汽车于25日在深圳签署《投资合作备忘录》。经协商,华为拟成立一家新公司,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及增量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将协议当中关键信息省流提纯之后,看到的是这样几件事。长安汽车在新公司的股比不超过40%,并向别家有意愿入股的车企开放投资权限;也就是说,现在的股比是长安40%,华为60%,但在别家车企入股之后,随着大水的灌入,会把华为与长安两家的股权稀释到什么程度谁也不能保证,但可以保证的是,这家合资企业之后不会被某一家车企主控或是操盘。
华为保证不亲自下场制造整车,也不由华为的主体进行自动驾驶、智慧座舱方面的研发。与之有关的部分今后完全交给这家合资公司,保证不会出现“亲儿子打外甥”的互相伤害。
所以目前最成功的,无非就是那“智选车”模式。这种模式最好的方式是,华为的研发成果(类似鸿蒙座舱、ADAS 2.0智能驾驶)能够在多家车企复用,防止重复造轮子这种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的行为。其次,华为在营销渠道、产品定义这些软性赋能,也能够快速提升产品的品质感,就像赛力斯SF5到问界M5的摇身一变。而此次合资公司的形式,我们可以认为是一种“对双方更有约束的、升级之后的华为智选车体系”首先,华为保证了在这公司之外,不寻求整车、智驾、智舱层面的技术发展,这就让车企能够更放心的加入华为体系,不会出现,“华为自己的xx都出到第三代,那我这个第二代xx是个什么玩意儿”的惴惴不安。其次,入股也保证了各家车企的话语权,甚至如果你足够有钱,你的股比足够大,你甚至可以让这家公司围绕你的产品,开发车辆智能组件。
而对于华为来说,通过给各家车企“花钱入股”、“保证不造车”这两颗定心丸保证不造车的模式,或也是当前快速扩展市占率的最优解。将华为鸿蒙生态在车企间快速上车、普及、入市、争夺市场占有率,无疑是商业角度的最优解。但如果亲自下场,按照华为当前战斗力,如果卷掉太多现有自主车企,行业百草枯这件事,对于当前的华为,是无论如何都担待不起的。同时,华为也确实大力出奇迹地做出了足够亮眼的技术,毕竟截止2022年,华为车BU累计投入已达30亿刀乐;它虽然在驱动电机等底层架构方案,也拿出了不少好货,但最精妙的,还是选择了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这两条赛道。
这两条赛道的关键是;首先,这两件事情都属于“高下立见”的产品,智驾系统开个几公里、智能座舱打开几个应用,或者和小艺来一段对话,使用者就能很快感受到它与别家的有所超出。其次,这两件事情是有门槛的,这个门槛并不是简简单单的经济投入,更是企业体系战力与企业“关于智能化的熟悉程度”,就像很有钱的吉利一直做不太好车机,但在收购了手机市场上鼻青脸肿的魅族之后,车机水平就很快飞升一样。其次,这两条赛道的“复制粘贴”成本都很低,毕竟华为自动驾驶系统的最高阶版本不过34个传感器(6毫米波雷达/12超声波雷达/3激光雷达/13摄像头)再加一套软件,从A车迁移到B车的工作量未必就很多,就像问界和智界之间那样。
花粉社群VIP加油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