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来看,华为和车企之间的合作模式有三种,分别是零部件供应模式、HI模式和智选车模式。
零部件供应模式自不必多说,目的是成为汽车行业Tier 1,如博世、大陆那般;HI模式会搭载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合作车企如极狐和阿维塔;智选车模式则以华为为主定义车,深度参与到车辆的设计、研发、营销等方面,典型代表如问界。
除了比较基础的零部件供应模式,面对不一样的HI模式和智选车模式,在几家合作车企之时,其实很难说谁的“含华量”更高、或者谁是华为的“亲儿子”。
而正是由于合作模式的不同,造就了它们截然不同的命运。
自去年3月启动正式交付以来,问界系列在2022年累计交付超过7.5万辆。在面对2023年更严峻形势的时候,也能通过降价硬刚补贴退出和特斯拉降价。
反观接入HI模式的极狐和阿维塔,都还在为了销量苦苦挣扎。2022年全年,极狐的销量仅刚刚破万;自去年12月底开启交付以来,截至2月5日阿维塔累计交付量也才刚突破2000辆。
本质上,上述三种合作模式是To B的,而智选车模式是偏向To C的。问界系列车型销量向好,离不开余承东带领下华为消费者业务团队对车型定义、市场需求等的较好把控。
进军汽车行业,是华为一定要走的路。一方面由于信息科技的载体发生变化,汽车成为各大科技企业不会、更不能放弃的赛道;另一方面是车企的核心竞争力与盈利模式亦发生变化,和华为一样的科技巨头们有机会占据新汽车主导地位。
但怎样进军?在华为内部一直都存在分歧。
和不造车的口号相对应,在2019年5月成立之初,华为车BU是归属ICT业务旗下的,与四大BG并列,同属一级部门,王军任总裁,向徐直军汇报。
(上图为现阶段华为业务与组织架构图)
2022年5月,阿尔法S华为HI版上市现场,余承东首次站台极狐品牌;同年11月,有消息称华为与北汽联合开发智选车项目,基于极狐平台打造。
2022年12月,阿维塔11开始入驻华为旗舰店,丰富销售渠道;刚刚过去的2月6日,余承东和徐直军一同到访阿维塔,谭本宏陪同。
再结合几天前曝光的王军被停职、余承东或独揽大权的消息,这一切似乎都有了合理解释。
关于造车,华为内部的思想正在逐渐统一。倒也不是说智选车模式将完全取代HI模式,只是在思想统一之后,华为和车企之间的合作将变得更加顺畅,也更有利于华为发挥优势。
2020年老爷子签发的那份决议,其中提到的建言者正是余承东。据徐直军透露,华为内部曾组织过投票,赞成“造车”与“不造车”的分别为1票和6票。
想要造车的紧迫感,源自漂亮国的无端制裁。2021年,华为营收为6340亿,相比2020年下滑28.9%。通过造车完成营收补足,即是余承东目标所在。
而今时今日,此般制裁非但没有缓解,反而还愈演愈烈。
不过,今时又已不同往日。其一是智选车模式成效显著、余承东也已大权在握,内部思想得到了统一;其二是当初签发的决议有效期只有三年,到今年10月就将过期失效。
再加上老爷子关于让华为跨越寒冬、活下来、砍掉不赚钱业务的讲话,余承东领导下的消费者业务和车BU承担的压力和使命都被放大。
在华为内部讲话中,余承东曾许下2025年车BU盈利的承诺。他还曾表示:“2024年华为门店里卖的车将达到12至13辆。”
华为造车,从2023年开始狂飙。
问题在于,当智选车模式的合作对象为单一品牌时,余承东可以亲力亲为,华为也可以大幅倾斜资源。如此才造就了该模式、以及合作双方的阶段性成功。
但当合作车企越来越多,在有限的资源下,华为能分给每个品牌的占比必定减少。最终呈现的效果能否令人满意,还有待时间检验。
好的话自然皆大欢喜,不好的话就可能分道扬镳。一来车企对华为的信任度降低,二来华为为了“活下去”也有可能亲自下场造车。
若是如此,此前的所有合作案例,都将变成华为造车路上的垫脚石。
花粉社群VIP加油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