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多次重申不造车,的确按照华为的逻辑,到现在为止华为没有在基础制造业有更多的动作,传统造车思路华为并不想进行。
造车与进军汽车产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传统造车产业有几个明显的特点:资金密集、人才密集以及劳动力密集,这是一个需要解决基础就业、高端研发、大盘资金的行业。
中国制造业,不再需要额外的整车制造商,原因是我们的入门产业结构已经足够多,打打螺丝这种工作真的不需要太多的企业进入。
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专业才是未来的趋势,才有可能让中国产业真正所小与欧美的差距。
华为一直都是高端制造业的核心企业之一,芯片设计到制造,产品系统生态的研发、设计与调试真的是一个此前我们从未涉猎的行业。
这些年,华为因为一些原因需要产业专业,新能源汽车是一个不错的板块。
汽车新四化是一个聊了很久的话题,其中一个核心方向就是“智能化”,华为造不了车,是因为这家企业不太愿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琐碎、谁都可以做的基础制造业上。
智能怎么玩儿,华为反倒是很有技术与心得。
目前的智能座舱组成基本上都是液晶仪表盘、中控大屏、智能语音系统底层架构、摄像头、雷达,的确10多万国产车已经把智能做的很好。
但华为认为可以做得更好。
所有智能本质都是底层操作系统带来的流畅、匹配与互联,这点
鸿蒙系统登场之后的确做到了PC、移动端的相互良好黏合,如果将这套系统放在车机系统上,并且针对性的在雷达、摄像头,以及
智能汽车所需要的电驱方面继续整合,必然会成为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供应商。
所以我们现在在问界M5上,就看到了真正意义上装备有华为智能操作系统、电驱的产品,去体验过M5,单单从智能感受上来说,要比目前在售的很多车型都要好。
问界M5是什么?
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不是华为生产的产品,而是有华为技术参与的、小康生产的电动汽车,本质上来说孩承载生产、收益的企业是小康而不是华为,华为只是作为供应商战略合作。
余承东曾经说过,要把“
华为汽车”卖到30万台。
市场有误解,其实本质上不是华为汽车,而是装备华为智能系统,有华为参与的汽车总体量卖到30万,目前来看广汽、 长安、北汽、小康都是华为战略协议的汽车,未来几年时间将这些所有车型卖到30万的年销量,并不难。
看得出来,华为并不想做制造商,它更想成为的是供应商,为企业解决配套方案的企业。
去年对华为造车的舆论闹的非常大,有人认为在华为发布会上亮相了问界M5,华为就开始造车了,其实本质并不是如此,之所以让问界M5参与进来,是因为M5这台车有华为倾尽一切打造的
鸿蒙系统。
而主体依然是小康,另外同样有华为参与的极狐也登场,同样有华为的心血注入。
华为的版图很大,一定是面向全行业的整合式科技供应商,提供集成度更高、驱动能力更强、性能更出色的驱动系统,提供科技感更好、万物互联底层逻辑更清晰的鸿蒙系统。
所以说,未来你还会看到更多的企业装备华为的鸿蒙系统,远远不止于以上我提到的企业,有可能长城、吉利、比亚迪甚至奔驰、通用都会使用。
小康、极狐这些企业、品牌更多像是前期与华为深度合作的企业,一方面这些企业在寻求背书,想要找到新的路径提升科技感,华为有需要将技术落地,一拍而成。
在我看来这些都是企业前期需要,是战略合作也是权宜之计,对于华为来说,不造车的方向依然坚持,而在这个造车逐步走向低端制造业的趋势,华为着手系统、芯片、核心技术的研发与设计,光明无比。
花粉社群VIP加油站
恭喜你,领取到一张面值 0 元的优惠券
只有购买全集内容 0.00 元,才可抵扣使用。
有效期截止于:2020-12-12 23:59
是否立即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