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看见了,华为和长安汽车签署了合作,又一个华为的伙伴,这回主要方向就是智能驾驶这块。我们之前聊过,新能源汽车上半场是汽车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
华为虽然不造车,但是做智能系统,这方面华为有两个强项,比如围绕整车系统开发,再比如围绕零部件系统开发。华为的座舱OS、华为的智能驾驶在中国都算是做的靠前的。如果能赋能车企,极大帮助中国汽车产业升级,这对中国汽车产业是大好事。
机车系统天花板华为为何不直接造车?因为这是整车厂商所具备的优势,汽车制造、营销渠道建设,这里就包括整车的设计、研发,底盘、车壳子、外形设计及整车的制造之类的。但是一般整车厂商不是所有的零部件都自己做,一边做整车,一边完全零部件自研、自产的话,那也就意味着关键零部件、系统的产量只能跟着自己的整车产量来定。对车厂来说很难做到。
其实这就芯片差不多,比如光刻机技术,全球市场上ASML是龙头了,一台EUV光刻机包含上万个零部件,但是ASML不会完完全全的自己生产这些零部件,也是依靠各个设备厂商制造,即便是ASML自己,手里握着的核心专利也不是全部,很多关键技术都是分别掌握在各个主要的零部件供应商手里。
整车厂商也差不多,很多整车厂商做不了零部件系统,零部件厂商和整车制造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零部件厂商做的比较小,多是利用自身在某些产品上的技术优势,专门去做部分零部件、系统,把这些细分的零部件做到极致,然后利用标准/通用零部件的方式实现规模化、大批量生产,供应给不同的整车厂商,但是华为就可以做零部件系统。做出来的优质零部件、系统可以卖给全球汽车厂家使用,再提高规模化生产的同时成本也就慢慢降下来了。这是华为的特长,做得比较好的像MDC(机器驾驶域)为核心的汽车零部件。
前一阵智界S7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将首发搭载鸿蒙4.0车机系统,将配备华为的骁龙芯片、5G通讯模块等高端配置。
国内车机分为两个档次,一个是华为,另一个是其它,不言而喻,华为有多牛,华为鸿蒙的车机操作系统从底层的车机模组,到鸿蒙的微内核,再到系统层、框架层,包括北向原生鸿蒙应用,仪表应用,都是端到端的全技术栈的深度自研。
很多新能源汽车都会出现车机卡顿,最主要的三个原因,比如CPU供给不足,或者是多任务切换反应不过来,再或者是多任务并行处理不过来。
怎么处理?华为可以用鸿蒙内核调度引擎来解决CPU供给不足的问题,或者利用动效可中断引擎来解决多任务切换过程中反应不及时,或者不灵敏的问题,再或者座舱融合感知引擎来证多任务的并发处理,始终能够满用户或者车机的要求。
这是很多做车机的厂商做不到的,传统的车机是采用公平的调度体系,差不多就是一个混合车道,无论是小汽车、大卡车,还是跑的快慢,只要有新的任务,就会把任务直接放在车道进行执行。这样的调度效率很低,自然也不会流畅。
华为的车机得益于这个鸿蒙微内核,是深度自研的底层操作系统,可以感知到上层车道,有超车道、快车道、慢车道,能够实现智慧感知,精准调度,让更快的车跑在更快的车道上,让调度效率成本提升。车机上多任务切换反应不过来怎么办,华为推出了自研的可中断动效引擎,做到“手眼心”合一的极致流畅体。
押华为,押的是什么?智能化是新能源汽车的下半场看点,这两年很多车企都在做网联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等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通信、大数据技术将成为未来汽车智能化上的关键技术,但大家也发现了,各个厂商的技术不一样,高低参差不齐,而这些领域恰恰都是华为的强项。
华为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它的智选模式。华为可以融入车企产品的设计和生产线,提供涵盖智能座舱、智能驱动、智能网络连接和智能车辆云等多个体系的软件和硬件技术支持。这回长安汽车与华为的合作将进一步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华为能给车企量身打造符合其个性化需求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就像全栈式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这种。这时候华为就不再只是单纯的零部件供应商,摇身一变开始深入到整车的设计和制造环节。
往大一点说,智能驾驶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也是未来竞争的焦点。围绕鸿蒙智行,与赛力斯、长安、奇瑞等车企展开深度合作。这回华为和长安的也是把长安汽车带向向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方向转型。
只有越来越多的车企选择华为,才能让华为的系统不断更新不断往前推进,前一阵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HUAWEI ADS 2.0将在AITO 问界M5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版首发,后续阿维塔11、极狐阿尔法S・HI版也将升级,未来还将有更多的车型搭载。只有当HUAWEI ADS落地更多车型,路上跑的车越来越多,跑的里程越来越长,这套系统才会越开越老练。
吕长顺(凯恩斯) 证书编号:A0150619070003。【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花粉社群VIP加油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