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3年,随着美国或对华为进行全面制裁、华为车BU COO王军已被停职等信号的释放,是否意味着华为亲自下场造车要提上日程?
2月6日,据媒体公开报道,华为车BU COO、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王军已被停职,而华为车BU CEO余承东将独掌智能车业务。截至发稿,华为未公开回应此传闻,亦无官方通知。
没有华为,就没有如今销量和影响力双丰收的赛力斯。主导权极高的华为一旦要亲自下场造车,收购赛力斯可谓是无缝连接,并不需要繁琐的建厂和资质申请,无非就是收购价格上的问题。
外忧内患,大概率要亲自下场造车
2022年7月份,余承东曾在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透露,华为在汽车业务上一年花掉十几亿美元,直接和间接研发人员高达10000人,汽车业务是华为唯一亏损业务。
8月份,华为内部论坛上线了一篇关于《整个公司的经营方针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的文章。任正非在文内提到:“未来几年内,不能产生价值和利润的业务应该缩减或关闭,把人力物力集中到主航道来,要面对现实。”
如今,主航道愈发清晰,余承东的华为智选模式在收益和前景上会比王军的HI模式强了不少。
聊完内部因素后,我们再来看一下外部因素。1月31日,彭博社报道称,美国一些官员向拜登政府提出,全面切断华为和美国供应商的联系。若该项政策获得批准,对于华为而言封锁的范围又来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如果说之前对华为的打击只是限制了华为在5G领域的发展,那么这次打击的范围将会覆盖4G产品、Wi-Fi 6、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机、云产品等在内的更大范围,基本涵盖了华为的所有业务,是对华为的整个产品线都进行了封锁。
数据显示,华为2022年收入预计6369亿,仅仅增长了1亿。随着这次封锁的来临,如果华为不能逐渐适应并发展新业务的话,除了汽车业务还能靠什么?所以,提前亲自下场造车并做大做强,提升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才能有质量地存活下来。
我们希望看到,华为汽车能够像华为手机一样,成为汽车行业的领导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删)
花粉社群VIP加油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