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汽车在乘用车市场上的存在感有多低?先来说一个小段子。
前段时间笔者所在城市的地方车展上,参展的江淮经销商打出的标识是这样的:
思皓现在和大众除了一个纸面上的名分,还有多少骨血关系我们姑且不去深究。但在宣传上这种“去江淮化”的做法,是不是显得江淮汽车有点太掉价了。
当然,可能江淮汽车方面也是默许这种做法的。对现在的江淮汽车而言,名分算什么,能卖出去车才是王道。再说,当初江淮和大众合资搞出来思皓品牌,其目的本来也就是希望借势大众品牌。
目前在江淮汽车官网的乘用车板块中,包括思皓、瑞风在内,皮卡忽略不计,在售的燃油车型有13款。13款车型拿下8632辆销量,这个数据如果是准确的,那也是够寒酸的。是纯电动车销量数据失真,还是燃油车销量被挤压,只有江淮自己心里清楚了。
终端市场没有存在感,但在股市上,江淮汽车的存在感可不低,几乎成了今年汽车板块中的一只明星股。
数据显示,从今年4月份至今,江淮汽车的股价一路高歌猛进,一度大涨200%。甚至在江淮汽车发布了“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亏”预告后,股价还连续三天大涨20%。
终端市场的低迷,和股票市场的人气,形成鲜明而有趣的反差,背后折射的是江淮汽车目前的困境。
我们不妨来看看江淮汽车的财务数据,比起不透明的销量和充满泡沫的股价,一个企业的营收和利润更能说明问题。
往回看五年,江淮汽车的营业收入逐年下滑,扣非净利润也均为负值。从2017年至2021年,江淮汽车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91.5亿元、500.9亿元、472.9亿元、428.3亿元、402.1亿元;其扣非净利润分别为-0.93亿元、-18.77亿元、-9.78亿元、-17.19亿元、-18.84亿元。
更要命的是,今年占据江淮汽车营收一半以上,利润更高的商用车板块也开始出现了大幅下滑。照此估计,大概率今年全年江淮汽车还将会是继续依靠补贴来“扭亏为盈”。
这几年来,在乘用车板块一蹶不振,商转乘战略无疾而终后,江淮汽车就像一个陷入泥潭的人,拼命想抓住每一根可以救命的稻草。
先是为蔚来代工,硬是把代工业务做成了江淮汽车的“现金奶牛”。有业内人士估计,当蔚来汽车的年度代工订单达到20万辆时,江淮汽车光代工费就可以年入15亿元。
然而蔚来与江淮汽车的代工协议目前只到2024年,随着蔚来自有产线的落成,江淮汽车代工这条路也开始充满不确定性。
拉上大众搞合资本来是希望搭上大众这艘巨轮,走上风光的合资道路。哪知道大众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外资股比放开之后,大众扩大股比,把江淮大众变成了大众安徽,实际上是甩开了江淮。
思皓品牌变成大众授权,江淮运营,看现在思皓的车型,哪里有一丝一毫的大众技术基因,成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合资品牌。
这次江淮汽车又试图搭上华为。虽然造车的消息还没有确认,但是华为需要更多的合作伙伴,江淮往低了说就是要继续活下去,往高了说就是要在乘用车市场重新找回存在感,从这个角度看双方都没理由拒绝合作。
不管合作形式是代工还是联合造车,这可能都是江淮汽车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了。(文/优视汽车 老炮)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
花粉社群VIP加油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