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华为问界以12018辆的成绩创下单月销售记录,并且连续3个月销量破万,成为一匹不折不扣的黑马。
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搅局者”,华为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到高调造车,究竟胜算几何?
|1|华为在汽车领域上的布局由来已久。
早在2009年,华为便投入力量研发车载通信模块,成立了车联网业务部,重点研发车联网和自动驾驶领域。
彼时,华为在汽车领域的研发更像是“搂草打兔子”,还谈不上战略层面的有意为之。谁也不曾料到,这些早期的技术积累和储备会在日后的新能源汽车上大放异彩。
转折发生在2019年。5月15日,美国商务部一纸禁令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重创华为智能手机业务。
为了寻找新的利润支撑点,华为必须在手机以外开辟新的战场。恰在此时,智能汽车进入了华为的视线。
被禁不久,华为任正非签发组织变动文件,组建成立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部门,该部门直接隶属于华为ICT管理委员会。
或许是为了减少合作伙伴的猜疑,亦或是为了避免树大招风,华为先期的战略较为保守,主要集中在为整车厂商提供软硬件服务,对于整车制造则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在对外宣传时也是三缄其口。
为了打消外界的疑虑,任正非甚至还于2020年10月亲自签发了《关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称,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
依旧是熟悉的配方,依旧是熟悉的套路。
任正非上一次说这种狠话还是在2002年。当时任正非义正词严地表示,华为公司坚决不做手机。结果在同年底的手机终端立项讨论会上,任正非不仅同意立项,还当场宣布投入10亿元。
就在任正非签发决议不久,华为对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部门进行了调整,将其从此前的ICT管理委员会划归到消费者业务管理委员会,并由余承东直接掌舵。
进入2021年,伴随着全球电子消费市场的持续萎靡,新能源汽车成为为数不多的经济增长点。在这块庞大市场蛋糕面前,华为也不再掩饰和犹豫,开始向新能源汽车大踏步迈进。
|2|华为造车的思路非常简明:凭借在信息通讯技术领域的积累,将其以车规级进行实现。目前,华为推出了三种与车企的合作模式:
第一种是智能零部件供应模式,即由华为向汽车厂商提供车联网模块等软硬件产品,这也是华为早期与车企最基础的合作模式。
第二种是HI(Huawei Inside)模式,由华为向车企提供全套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并在车辆标志“HI”。2021年4月,华为联合北汽发布首款HI车型——极狐阿尔法,今年由长安汽车、宁德时代和华为联合打造的汽车品牌阿维塔也搭载了HI解决方案。
第三种是华为智选模式,目前华为仅与赛力斯在此种模式下展开合作。
2021年4月,华为、赛力斯联合推出第一款试水之作——赛力斯SF5,华为主要为这款新车提供Drive One 电驱动系统、Hi Car车机系统以及HUAWEI Sound音响系统。
这一款试水之作算不得成功。2021年4月至年底,赛力斯全年累计销量仅为8千余辆,尚不足“蔚小理”的十分之一。
2021年底,华为对赛力斯进行了升级,推出了新一款车型问界M5。相比赛力斯SF5,问界M5首将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提升了不止一个量级,被许多人视作智能车机的“天花板”。
除了智能座舱,华为的技术优势还涵盖了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电动以及智能车云等四大板块,打造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生态技术系统。
问界取得成功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得益于华为强大的销售渠道。李想曾说过,“在一个城市有或没有门店,市场占有率会相差8倍”,足见渠道建设的重要性。
据统计,截止到3季度末,全国销售问界的网点数量为1086家,远超“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这其中,仅少量为赛力斯的自有门店,多数网点则是由华为手机门店装修改扩建而来。
考虑到华为还在全国开设超过5万家手机门店,即便只有少部分能实现改造装修,依然能继续壮大华为的销售渠道。据了解,搭载华为HI系统的阿维塔也会在今年年底出现在华为北京和深圳的旗舰店。
技术领先,渠道加持,两样法器傍身,问界汽车一扫赛力斯此前的颓势,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一只重要新军。
|3|不过,华为想要证明自己不是昙花一现,还需要跨过两道坎。
第一道坎来自于如何选择合作伙伴。
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在三种合作模式之下,华为的参与程度与主导作用依次递增,但是合作汽车厂商的实力却依次递减。
对于目前与华为合作最为密切的赛力斯,其前身是以微型车起家的小康汽车,如果不是搭上华为的东风,现在恐怕还会在生死线上徘徊。
而实力强劲的传统车企,在对待华为的态度上则显得小心翼翼,他们或者是仅接受华为提供的基础软硬件,或者就干脆另起炉灶,全栈自研。
在2021年的上汽集团股东大会上,董事长陈虹就表达了这种担心,“上汽不能接受与华为这样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动驾驶,否则它就成了灵魂,上汽就成了躯体。上汽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里。”
毋庸置疑,谁掌握了“灵魂”,谁就掌握了主导权。任何实力强劲的整车制造都不希望被“喧宾夺主”,沦为华为的代工厂。
对于华为而言,因为没有自己独立的车型平台,需要依托合作伙伴既有的车型平台进行研发,无论是动力总成还是平台规划,距离吉利、上汽等传统实力厂商仍有不小的差距,而这也成为制约华为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二道坎则来自于如何应对竞争对手的挑战。
随着越来越多的玩家入局,新能源汽车的赛道开始变得越来越拥挤。目前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厂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阵营。
阵营一是老大哥比亚迪。自宣布全部停产燃油车之后,比亚迪全力进军新能源汽车。2022年10月,比亚的各种新能源车型销量突破20万辆,在销量榜上一骑绝尘、遥遥领先。
阵营二是以吉利、长城为代表的传统汽车厂商。尽管错过了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红利,但这些传统车企凭借深厚的技术、充沛的资金,在熟悉了新打法之后,很快显示出了强大的进攻能力和增长潜力。
2022年10月,广汽埃安销量再次突破3万辆,紧随比亚迪之后位列第二,而吉利极氪、长安深蓝、东风岚图等传统车企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也有不俗的业绩。
阵营三是造车新势力。“蔚小理”们纷纷推出新款车型,抢占市场;曾经的哪吒、零跑等二线品牌则主打性价比,销量稳步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理想汽车。动力方式相同,产品定位类似,车辆价格不相上下,正因为如此,理想汽车也被视作问界汽车最直接的竞品,两者之间也必将上演你追我赶的精彩戏码。
|4|2021年底,华为余承东在发布会上誓言,公司要在五年内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TOP3品牌。
在智能手机时代,华为曾经一度超越三星和苹果,成为全球手机出货量第一的品牌。进入新能源汽车时代,华为还能重现昨日的辉煌吗?
花粉社群VIP加油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