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现在坚持“不造车”的汽车战略,背后真正的目标是想做PC 领域的微软,手机领域的谷歌,力图打造
智能汽车的生态平台霸主。
但是,要我说,这个2B市场的战略模式其实是非常困难。
如果华为不能在未来2-3年之内,成为国内和国际智能汽车供应领域主要玩家,不能将自己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收入规模,不能填补手机被打压造成的收入下降,就会变得比较被动。
到那个时候,即使
华为手机业务已经部分恢复,但是汽车业务将会更加举步维艰,战略机会窗口会越来越小。主要原因是:
一是,真正的汽车大厂,因为自己雄厚的研发能力,不太愿意与华为这样的雄心勃勃的公司进行深度合作,联合造车。因为华为不是单纯的零部件供应商,而是手握海量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全球级玩家,随时变成造车的主要竞争对手。由此,不难理解国内大厂是对华为有非常深的芥蒂的。上次上汽陈虹的言论引起了轩然大波,实际上也算是说了一句心里话。
目前,选择华为造车的基本上都是中小车厂,而中小企业的规模和市场影响力是很难帮助华为一道,快速发展市场,建立规模优势。
二是,华为作为供应商,其真正的技术优势在于生态能力的构建。现在生态的技术平台和标准已经建立,欠缺的就是规模,如果没有大量的客户使用华为的技术,这个优势就很难有用武之地。
三是,国内国际大厂基于自身的利益诉求,对华为是有意进行压制,抑制华为在汽车方面的发展。试图消除华为未来可能形成的竞争威胁。
四是,华为技术非常先进,这是公认的事实,但是华为巨大的平台也意味着高额的成本,注定零部件价格不菲,最终合作生产的汽车价格也比较昂贵。这个从极狐和赛力斯SF5都能够看出来。在品牌和口碑没有得到充分验证的情况下,高价市场是很难快速打开局面的。
五是,当华为的竞争对手推出汽车并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和市场规模的时候,华为会深受触动,届时会不得不改变不造车的战略。比如小米。
总结一下:
未来谷歌的这种模式是很难在智能汽车市场得到复制的,反而苹果的模式可能性更大。苹果模式与谷歌模式的区别就在于,苹果通过自己的极致体验的硬件平台,来打造独立的软硬件、全覆盖、端到端的生态模式。
苹果模式才是华为在智能汽车业务的方向。
因此,我认为在未来1年最多2年,
华为汽车战略会不得不作出调整,从2B走向2C,最终华为会自己赤膊上阵,亲自冲锋,搏击智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市场,争取一席之地。
#老戎路思录#
花粉社群VIP加油站
恭喜你,领取到一张面值 0 元的优惠券
只有购买全集内容 0.00 元,才可抵扣使用。
有效期截止于:2020-12-12 23:59
是否立即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