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河溪
编辑|霏霏
华为唯一亏损的业务,也要开始追求盈利了。
据“晚点AUTO”消息,在今年12月8日的华为内部会议上,华为消费者业务CEO、智能汽车BU CEO余承东表示,车BU要在2025 年实现盈利。
在众所周知的原因下,华为销售收入持续下滑,根据其公布的2021年年报数据,销售收入同比下降了28.6%,汽车业务则成了新的突破口。
余承东此前公开表示,汽车是华为唯一亏损的业务,每年要花掉十几亿美元。直接投入7000人,间接投入超过1万人,同时,他指出做零件投入很大,绝对是烧钱的生意,绝对是很难干的生意。
从之前任正非表示的暂时不计亏损,到现在突然宣布要实现盈利,也在预期之中,8月份的那份名为《整个公司的经营方针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的文件,似乎早就预示着一切,毕竟寒气来了,赔本的买卖不能一直做,还是得创造出利润。
01实现盈利难不难?前文提到,华为车BU每年要花掉十几亿美元。要把这笔钱赚回来的难度有多大?
我们就先从市场规模来分析,据中国信通院发布《中国车联网白皮书》数据,预计到2025年,中国智能汽车市场规模将接近万亿元。当然这个万亿市场的大头还是车企,属于华为的那块蛋糕还得根据它自身的业务做细分。
智能汽车这个万亿市场,华为主要参与的是自动驾驶跟智能座舱。根据东吴证券的预测,中国自动驾驶市场和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将分别达到2250亿元和1030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分别将超过21% 和15%。
单纯从市场规模来看,华为车BU到2025年实现盈利的概率还是非常大的,几千亿元的大蛋糕,切出十几亿美元来分,以其技术研发能力、产业链整合以及自身的品牌影响力来看,定在2025年实现盈利似乎很合理。
目前华为与车企的合作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给车企供应零部件,比如根据华为2021年年报,已上市30多款智能汽车零部件,包括MDC(自动驾驶计算平台)、激光雷达、鸿蒙车机OS、AR-HUD、多合一动力总成等产品。
第二种是HUAWEI Inside模式(简称:“HI”模式),是指华为给车企提供包括1个计算与通信与通信架构与5大智能系统,即智能车云、智能网联、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的智能网联车解决方案,由华为与车企一起从研发到软硬件深度合作,目前北汽、长安、广汽均采用的该合作模式。
第三种是华为智选模式,除了提供零件跟解决方案外,还从产品设计、营销、销售渠道等方面全面参与。
前两种合作模式到底能赚多少钱?目前没有详细数据可参考。但智选模式却是利润最高的。在之前一则汽车产经的报道中,华为内部人士曾透露,智选模式下华为与厂家的分成大概是1:9,以平均售价30万进行测算的话,每卖一辆车华为可以分到3万元。
目前采用智选模式在售的汽车品牌只有问界,今年1-11月其销量为6.6万辆,按此测算给华为带来的营收应该在20亿左右。
在不考虑第一二种合作模式的影响下,如果按余承东之前期望的一年卖30万辆车测算,营收就能达到90亿左右,基本可以覆盖每年十几亿美元的投入。
之前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曾公开表示,“中国每年3000万台车,未来会更多,即便只做中国市场,每年能从每台车上平均获得1万元的收入也足够了。”
不管是每台车赚1万还是3万,对华为来讲,除了研发跟拓展新客户,当务之急还是帮合作方卖出更多的车。
02被华为掐住“灵魂”的车企变多了?2021年股东大会上,上汽董事长陈虹回应股民提问时说道:“与华为这样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动驾驶,上汽是不能接受的。如此一来,它就成了灵魂,而上汽就成了躯体。上汽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一番话直指华为的造车野心,同时也解释了为何华为会选择跟赛力斯这类“中小厂”进行深度合作,归根结底背后还是华为想要掌握更多的“话语权”。
目前,与华为合作最成功的车企便是赛力斯了,从名不见经传,到挤进造车新势力TOP10。数据显示,1-11月,赛力斯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分别为124,898辆和118,411辆,同比增长252.29%和235.54%。
销量背后,是华为在背后的深度参与,华为旗下超过600家门店和122家用户中心都在为赛力斯卖劲服务。据悉,到年底前华为将会有超过 1000 家 AITO 体验店(华为门店)和用户中心。
反观采用“HI”模式合作的车企,销量上就没有这么好了。
最典型的便是极狐汽车,极狐今年前十个月总销量不到1.2万辆,今年定的4万辆的销售目标,目前看肯定完不成了,极狐汽车原总裁王秋凤的突然辞职应该跟此也有关。
最新的消息是,北汽将联合华为使用跟问界合作模式推出“智选车”,进入华为渠道销售,预计将于2024年上市。甚至有传言称,新车大概率不会再用极狐品牌。跟赛力斯对比之下,北汽还是选择了“智选”模式。
除了北汽之外,华为的智选车模式也在吸引奇瑞、江淮的加入。
今年9月,奇瑞公布了与华为智选车合作的智能电动品牌,并规划了5款高端智能电动车型。近日,奇瑞、华为、宁德时代三方合作打造的首款车型谍照曝光。有消息称奇瑞的首款智选车将于明年4月上市,对标比亚迪汉。
虽然在很多公开的解读中,奇瑞与华为的合作被看作是弥补掉队的应急措施,为借华为噱头更好卖车,但也侧面证明了华为在造车圈的潜在实力。
今年6月,江淮汽车曝出与华为采用智选车合作模式,当月江淮股价大涨超45%。不过详细的造车计划,目前还未有公开消息。
但智选合作铺开后,门店的承压也是个新难题,毕竟之前只有一个品牌,车主们都抠车标了,后面合作品牌变多,又该如何取舍。
另外,赛力斯虽然车卖的很火,但是实际却还在亏钱,根据财报,2020年、2021年净亏损分别为17.29 亿元和 18.24 亿元,而2022年三季度净亏损则是26.75亿元。
把利润给了别人,真的被掐住“灵魂”谁也不愿意。
03想分羹的人不止华为当下的智能汽车市场并非只有华为这一个选择,细分赛道的竞争异常残酷。
先说自动驾驶赛道,华为的正面敌人便是百度,比亚迪牵手合作的自动驾驶服务商不是华为而是百度。而且百度除了提供解决方案服务外,更是直接自己下场造车成立集度汽车。
此外便是一些专注自动驾驶赛道的垂类玩家,比如mobileye、小马智行、大疆、宏景智驾、福瑞泰克、毫末智行(长城汽车旗下)等,11月28日,福瑞泰克、宏景智驾、芯驰科技三家自动驾驶赛道企业同天官宣获得融资,最大的一笔达到了10亿元,让大家看到了这个赛道的吸金能力。
传统车企也在利用投资构建护城河,广汽、上汽、北汽等车企就专门成立了相关基金进行布局,宏景智驾背后股东便有上汽的身影(尚颀资本上汽投资旗下私募股权投资平台),福瑞泰克背后则有吉利、上汽、北汽身影。更多的投资暗线就不在此一一梳理了。
余承东曾说“智能座舱有两种,一种是鸿蒙,一种是others”。但智能座舱赛道的竞争,现实可能会更复杂些。
智能座舱主要由硬件跟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的核心是车规芯片,头部是高通,蔚来、小鹏、理想、比亚迪、零跑等多家都选择了跟高通合作。除了高通外,大规模量产车规芯片的公司还有华为、三星、地平线、瑞萨等公司。
屏幕软件华为的主要对手是传统的手机厂商跟互联网大厂,比如苹果的CarPlay、OPPO 的Carlink以及百度的Carlife。
在汽车云市场各大巨头也在暗暗较劲,今年腾讯、阿里、百度纷纷官宣了自家的“汽车云”解决方案。腾讯更直白,连口号都跟华为类似,腾讯集团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在智慧出行发布会上曾表示:“不造车是腾讯坚持的定位,帮助车企造好车、卖好车...是腾讯不变的方向。”
除了这些软、硬件方面的对手,华为还得面对传统车企不愿被掐住“灵魂”的担忧,之前财新的一则报道称,接近华为的知情人士透露,华为与广汽埃安深度合作项目已经中止,现在双方是零部件供应和采购关系。虽然后续有辟谣,但不免让人多想,传统车企的订单还是不好拿啊。
另外还要面对Tier 1(汽车一级供应商)的围攻,华为帮助车企造好车本身就是在抢Tier 1的生意。比如德国的博世、加拿大的麦格纳和英国的安波福,虽然他们更多是给燃油车提供服务,但难免不会后续产生直接竞争。
2021年博世集团收入788亿欧元(约5510亿元),息税前利润32亿欧元(约224亿元),Tier 1的惊人利润,证明帮车企造好车这条路没问题,但同时也在面对更多对手。
结语寒气逼人,业绩承压,强敌环伺,到底要不要下场造车,当下似乎不太重要,如何用规模换利润,快速搞钱更迫切,先把年销30万的小目标完成吧。
花粉社群VIP加油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