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就是汽车加了块儿 pad 么?」
自从特斯拉将大屏引入车内,这句话就经常被拿来调侃各种中控大屏。
不过,中控屏幕虽然越来越大,但是能达到平板电脑那种流畅体验的,还是屈指可数;同样地,如果真的把平板电脑搬上车,没有与车控互联互通,不能调节座椅、空调、辅助驾驶,那也只能是一块摆设。
所以,当我的同事 @GeekCar小胖子 跟我说「这车的中控太像 pad 了」,我一时间没反应过来这到底是不是在夸它?
小胖子口中「太像 pad」的中控屏幕就来自 AITO 问界 M5,搭载 HarmonyOS 智能座舱的 AITO 问界 M5 发布后,我们第一时间来体验一下这款「华为含量爆表」的鸿蒙智能座舱。
同时,将桌面下拉,可以进入控制中心,左侧是驾驶模式、充电口、加油口控制等常用车控按键,右侧则可以通过 APP 设定车家互联的场景;点击 dock 栏中央的空调图标,进入空调控制区域,可以采用类似特斯拉的单点拖拽模式来调控温度、风向。
有意思的一点就是,与其他车载地图仅支持的手机车机端信息共享不同(目前 Petal Maps还没有进入国内手机商店,不支持手机版),Petal Maps 支持跨应用的手机车机端无缝流转。比如同样使用鸿蒙系统的手机,可以在微信、美团、大众点评、百度、高德等第三方应用中获取地点,手机与中控屏幕「一碰传」,将信息发送到车机端,直接进入 Petal Maps 开启导航,节省了打开第三方应用中的位置、跳转至地图后再分享的步骤;也可以手机车机导航接力,当手机与车机登陆同一个华为帐号,使用手机导航、靠近车辆准备出发时,车机会自动识别接替手机的导航工作,下车后,再把导航任务自动发送给手机端。
对于经常手机、车机混合导航的场景来说,这种自动接力导航的模式的确是懒人福音了。
在语音交互方面,问界 M5 采用了华为系智能产品的语音助手,也是鸿蒙自带的智慧助手小艺。华为并没有为小艺设置拟人化的 IP 形象,而是以卡片形式出现在 Smart Dock 上,可以自行拖拽调整位置。
在过往的情报局评测中可以看到,目前大多数车载语音交互可以做到打开第三方应用,第三方生态内部的语音控制和可见即可说需要对每个应用逐一深度定制来实现。因此问界 M5 后续能否 OTA 升级第三方生态可见即可说,更考验鸿蒙系统的生态定制能力。
当然,对于多场景下语音交互的响应率和准确率等具体表现,还需要等 AITO 问界 M5 开启试驾后,更详细测评下的反馈。
在两个月前的华为开发者大会 2021 上,荔枝播客曾经分享过第三方应用上车的「艰辛」:在车载应用开发的过程中面临着最大的痛点,就是不同车厂的中控体系不一样,需要定制化适配,而适配的工作量占到了总工作量的 2/3 适配的艰辛。这使得车载第三方生态的「多」和「精」,成了很多车企难以两全的命题。而背靠着庞大硬件基础、可以一次适配多品牌上车的鸿蒙系统,自然有生态优势。
在之前的智能座舱情报局中, 我的同事 @GeekCar Mr.Yu 曾把蔚来「非定制不上车」的生态比作精心而朴素的清吧:将琳琅满目的基酒精心调配,提供稳定的服务和出品。如果用这个比喻来看,那问界 M5 的座舱生态就更像会员制的精品超市,通过鸿蒙系统庞大的软硬件做支撑,提供丰富的、品控稳定的生态,这里既有华为自己的生态资源,也有深度定制的第三方生态。
这种解决摄像头隐私问题的思路,在华为之前的 matebook 笔记本上出现过:上一代 matebook 的摄像头隐藏在键盘中,需要时按键弹出摄像头,避免隐私问题。
说实话,对于大家越来越关注的车内隐私来说,可能没有什么比这个略显复古的物理开关,更能带来安全感吧。
另一个时刻提醒我们这个座舱是「华为出品」的点,就是座舱内的快充。座舱前排分别设置了一个 USB 插口和两个 Type-C 插口,支持 60w 的有线极速快充,同时中控扶手位的无线充电板支持 40w 无线充电板,甚至后排也有两个支持快充的 Type-C 插头。座舱内遍布的快充插头似乎时刻提醒我们:我们很擅长快充哦。
不过对于我的那些需要长时间泡在车上测试的同事们来说,充手机、充电脑、充相机电池….. 座舱内的快充插头还真不嫌多。
最后从 23 日 AITO 问界 M5 的发布会,给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这款 HarmonyOS 智能座舱非常像一款数码产品,像一个智能物联网产品,而不只是汽车。
座舱里有一个设计可以印证这一点:在问界 M5 中,AIoT 功能默认在下拉菜单右侧,与车控功能并列,同等重要。对于问界 M5 来说,AIoT 并不是座舱内一个形式大于意义的功能,而是智能汽车存在本身的价值。
问界 M5 发布最大的意义之一,就是帮助华为在智能手机、智能穿戴、智能家居之外,补全了鸿蒙生态中最重要的一块拼图。鸿蒙系统赋能汽车的同时,汽车也与其他智能产品一样,服务于鸿蒙生态。
花粉社群VIP加油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