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5一年卖30万辆车。
不少小伙伴应该都听过华为余承东吹过的这个牛皮。
反正看起来是吹得有点大了,2021年,造车新势力蔚小理三家加起来的销量都还没30万。
就是算上和华为沾边的赛力斯SF5、极狐阿尔法,“华为汽车”的全部销量也远远没有达到目标。
“一年10万-20万台已经算是很奇迹了”,余承东说。
最近,黑马隐隐约约觉得,余承东可能又要口出金句了,因为问界M5单日订单量已经突破1000辆。
按照这个速度,一年都不止30万的销量了。
但是,订单量能不能转化为实际销量就是另一回事了。
遥想当初,华为轰轰烈烈地和赛力斯搞的SF5,当时官方公布的订单数字显示,“两天订单破3000辆”、“一周订单突破6000辆”。
但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的4-11月,赛力斯SF5销量分别为129辆、204辆、1097辆、507辆、715辆、1117辆、1926辆、1385辆,共计7080辆。
现实给了华为狠狠的暴击。
华为为了这“30万”辆车的目标,也进行了很多次的努力。
先后和长安、北汽、广汽埃安还有赛力斯合作,目前的结局都不太好。
和北汽搞的极狐阿尔法Hi版,时至今日还没交付,普通版的销量也是惨淡。
和长安搞的阿维塔也才起步,后续能不能长大还很难说。
至于赛力斯,更是让华为心力憔悴。
就像前面说的,和赛力斯合作搞了个SF5,华为也是投入了很大的心血,用余承东的话来说,这个车型搭载了华为DriveOne电驱动系统、HUAWEI SOUND车载音乐系统,还配备了HiCar解决方案,理论上可以完美地将华为的移动应用生态复制到车机上。
并且大力宣传,前面也说了,开局很好,但赛力斯实在不给力。
在流量最高峰的时候,没有交车,交车后,又有一大堆质量问题,频频被消费者投诉。
由于销量不佳,赛力斯SF5还被传出了停产的消息,华为的门店也不再销售SF5。
后面又和赛力斯搞了个新品牌AITO,第一款产品也就是上面说的问界M5。
AITO也是华为介入最深的汽车品牌,从设计、生产、制造再到销售,基本上都是由华为在主导。
到这,你们大概会有疑问,和赛力斯的第一次合作已经失败,为什么华为还要和赛力斯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
不是华为想,大概是没多大办法。
自己造车?又受限于制裁的缘故,华为也一直强调自己更想成为智能汽车方案提供商。
只是智能汽车方案提供商,也就是要让其他车企为华为代工。
造车新势力,各个销量都不差,不可能看得上,一些有一定实力的传统车企也不愿意委曲求全,甘当一个代工厂。
就像是上汽说的,如果选择与华为合作,无疑是将未来汽车的灵魂全权交给了华为,自己只能沦落为生产躯壳的存在,试问这样的企业又有什么意义呢?
而赛力斯这类型的企业,就成为了华为为数不多的选择,没啥核心技术,还持续亏损了好几年。
客观的说,问界M5在产品实力上,还是有优势的。
各种细节的把控比较到位,配置也很高。
像是128色的RGB氛围灯:
Nappa纹真皮材质座椅:
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3月份AITO问界M5的销量达到了3045辆,首次登上了新能源SUV销量榜单,排在第12位。
、
比起赛力斯SF5,问界M5的销量好了很多。
只是对于华为而言,造车上的阻力依然很大,面对的对手还有很多,不仅仅是造车新势力,更有许多实力强大的传统车企。
在对手环绕的背景之下,华为想做到30万辆的目标,从目前来看,还是很遥远。
汽车的未来,虽然是被认为是传感器众多的智能终端,但比起手机,汽车的供应链要复杂太多,华为想要复制手机的成功,不是一件易事,之前和其他车企的合作中也能看得出来。
只是对于华为来说,以手机为主的消费终端已经大幅下滑。
在华为公布的财报中,2021年营收636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28.6%,其中华为消费者业务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2434亿元,同比下滑49.60%。
此时此景,汽车成为了华为另一条弥补手机市场下滑的途径,即使目前看来,华为造车还没有多大成绩,但也只能接着往下干了。
30万的目标,什么时候能实现,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