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近日,华为公司召开了智界S7及华为全场景新品发布会,发布会现场华为常务董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终端BG CEO余承东表示:华为拟成立一家专门从事汽车智能系统及部件解决方案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的新公司,打造一个全行业可共同参与的电动智能化开放平台。】
撰文|蔡家伦、编辑|禾 子
在这次发布会上,余承东除了介绍首搭鸿蒙智行的智界S7,还向奇瑞、北汽、江淮、赛力斯等合作公司发出股权开放邀请,并正式宣布鸿蒙智行标志的诞生,希望鸿蒙智行持续为车企赋能。
持续为车企赋能目前,华为主要通过零部件供应模式、解决方案模式、智选车模式三种模式与国内各大车企达成合作,鸿蒙智行就是华为智选车模式的战略升级版,它可为品牌车企提供营销、交付、售后、服务一站式服务,深度赋能合作车企,也是华为渗透汽车企业最深的一种模式。
赛力斯作为最早与华为智选车(以下统称“鸿蒙智行”)达成合作的品牌,它与华为的故事如今依然被汽车界人士津津乐道。与华为“牵手”前,赛力斯孤单地行驶在这条“汽车路”上,当时仅有的现售车型赛力斯SF5月销不足百辆,连续亏损的颓势一度让赛力斯徘徊在“死亡”边缘。
而华为就像是一根救命稻草出现在赛力斯面前,华为作为科技巨头,在智能化领域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两大品牌达成深度合作后,华为参与产品定义、设计、技术、渠道销售等方面,他们合作创办的AITO问界仅用15个月就实现下线10万辆的销量奇迹,也是目前达到10万销量里程碑最快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而AITO问界的热度仍然在持续,今年上市的全新问界M7车型,仅两个半月大定就突破10万台,交付已排队到2024年。
在见证了赛力斯的改运后,越来越多的车企注意到华为鸿蒙智行这股神奇的科技力量。如今,华为鸿蒙智行已与赛力斯、奇瑞、北汽、江淮等大厂达成合作,鸿蒙智行将继续从产品、设计、智能化、用户体验、销售、服务等领域为车企深度赋能,与这些车企共同推动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
据了解,华为今年注册了包括游界、致界、霄界、享界等十余个运输工具类商标,大有厚积薄发之势。
打造汽车生态圈从表面上看,鸿蒙智行系统仅是华为鸿蒙系统的小小一环,是华为在汽车行业的延伸,但华为的真正目的不止于此。数据显示,我国乘用车新车市场对智能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国内各大车企纷纷加大用车智能化方面的资金投入,智能化汽车近年来也得到快速普及,但和国外车企相比,国内大多数汽车企业很存在着操作系统等方面的缺失,仅有少数车企拥有一定的智能化造车能力。
硬件方面,华为拥有自研的激光雷达、行业转速最高的超级电机以及各种自研车规级智能驾驶芯片等。软件方面,华为的智能车机系统是目前行业公认最好用的,最强的鸿蒙智驾方案,更是受到消费者一致认可。拥有极强自研能力的华为,在升级鸿蒙智行方案后,华为有望进一步扩大合作车企数量,与越来越多的车企合作共创智选车品牌,为车企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提供机遇,也为华为品牌抢占市场提供的有利条件,大大扩大了华为这个科技巨头在汽车行业的影响力。如今,华为汽车智能化已超越燃油汽车时代的博世,有望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谷歌”,助力中国智能汽车加快发展。
华为智能化还有很长路要走然而,华为汽车智能化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和特斯拉这样的智能汽车制造大厂相比,华为几乎没有太多的汽车生产制造经验,覆盖的汽车用户群体“屈指可数”,品牌认知度和用户信任度方面你还存在很大差距,华为智能化仍需在产品技术层面不断深耕,以应对持续变化的汽车市场。
任正非曾提到:研发系统不难,难的是建立完善的生态。
华为鸿蒙智行可以增强车机生态系统的丰富性,但大多数车企还存在警惕心理,担心未来的某天会因为太过依赖华为鸿蒙智行,而失去自我软硬件开发能力,成为汽车行业的“傀儡”。如果有足够多的厂商支持,鸿蒙智行可以在用户实践中不断推进生态系统升级与改造;反之,如果各大车企各自为营,抗拒采取鸿蒙智行,那没有足够软硬件厂商支持的华为就难以形成主流路线。
点评
从当下看,鸿蒙智行“朋友圈”正不断扩大,但在未来新的汽车商业竞争模式下,华为智能在汽车行业是形成“大联盟”还是被“孤立”而最终会自己造车?这些都还是未知数,但不管是哪种结局,都无法阻挡华为在汽车行业一往无前的决心与步伐。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花粉社群VIP加油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