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到了华为的技术赋能后,北汽蓝谷与赛力斯汽车今年以来的销量表现并不理想,虽然得到了华为品牌、技术的加持,但车型所存在的诸多不足依旧会劝退不少潜在用户。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最近,华为“另类造车”的道路又有了新的动向。
当小米也宣布造车以后,小米集团从灵魂人物到关键团队几乎全员all in造车新赛道,而华为似乎仍有“一台车都不造”的想法。事实上,华为“不造车”的信号也早已在今年早些时候的多个重要场合再三强调,而且在5月24日,华为甚至发出了“不造车”的声明。
对华为而言,车企们如果能用上自家的技术、产品,那华为能够从中获得的不仅仅是单纯的软件销售的费用,同时还包括了车机系统在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的海量数据,从而也让华为能够通过更多来自现实道路场景的相关数据,为华为自身在产品、服务等方面的创新变革找到更好的突破口。
对于传统成熟车企而言,华为的加入不仅仅是贴个标签或者带带货那么简单。在与华为的合作中,车企们造出来的车才能真正搭载一个完整的华为生态,车企们也能通过与华为的合作,改变原本在智能科技领域不如新造车企业来得优秀的事实。
如此一来,华为才能在快速变化的造车新赛道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用技术优势成为更多传统成熟车企的合作伙伴,从而也让更多人相信华为在新造车时代并未掉队,而且还用自己的方式,成功地“吃”到了这波时代红利。
对于不少因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不足,而无法从新能源时代中收获更多红利的科技公司们而言,华为的故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很大的鼓舞:因为在新能源的时代里,即使一台车没有生产,但只要结合行业趋势发挥自身的优势,推出市场真正需要的技术与服务,那么这些“小公司”也能在“大行情”当中创造更多价值。
2014年,时任微软CEO为自家Office软件将支持iPad端一事专门举行了一场发布会,同时还在公开场合拿出iPhone手机演示搭载在其中的微软出品的APP。看到微软CEO这样向苹果“认怂”,很多人都觉得微软要没有希望了,然而就在那场Office for iPad发布会结束后的第二天,微软股价出现了暴涨。由此可见,微软没有认怂,而是通过与竞争对手的合作,实现了公司价值的再次提升。
而对当下的华为而言,他们并没有必要去在整个行业里树立更多的竞争对手,不过值得我们肯定的是,华为的竞争对手们都在下场造车的时候,一台车都不造的华为,或许也能在造车的赛道上同这些曾在消费电子市场有过交集的竞争对手们形成更加融洽的合作关系,从而将华为在消费电子时代的美好故事,能够在新造车的时代里再演一次。
花粉社群VIP加油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