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不断地有朋友和我沟通任正非的讲话。
任正非把活下去作为主要纲领的态度并不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因为他一直都这么说。
即使在华为顺风顺水的时候,他也常谈华为的冬天。
对他近似偏执的危机意识大家早已习以为常。
甚至他对未来三五年经济形势悲观的预判也不是大家关注的那个点,
因为最近持这种观点的企业家太多太多,
更何况大多数经销商早都“春江水寒鸭先知”。
大家最感兴趣的点和我一样,是任正非的这一句话:
“每个口都不要再讲故事,一定要讲实现,尤其在进行业务预判时,不要再抱幻想,讲故事骗公司,损失要从你们的粮食包中扣除,首先要活下来,活下来就有未来。”
哪个部门,胆子这么大,敢欺骗公司?
华为是私营企业,
任正非是老板。
欺骗公司不就是欺骗任正非吗?
因为任正非用了一个“再”字,这个语意是指故事已经在开始讲了,只是,现在任正非听不下去了,也不想再听了,他对这种假大空的讲故事现象很警惕。
他认为是该出来说一说的时候了。
他希望他的团队少画饼,多打粮食。
在华为,任正非是神一样的存在,他的内部讲话就是最高的纲领,最重要的文件,最主要的指导精神。
在这样的定义中,
用“欺骗”这两个字,
这个话讲得还是非常重的。
那么,我们都很好奇,
这些人既然有胆子,连公司和任正非都敢欺骗,会不会也骗我们经销商,和我们“讲故事”画饼呢?
即使成功用于移动端,
这种芯片叠加的技术也不是什么多大的设计技术突破,而是建立在台积电 3D WAFER-ON-WAFER 封装技术的突破上的。
如果台积电不能代工,不赋予专利使用权,即使技术成熟目前对手机端也没有实际意义。
余大嘴是以会讲故事闻名的,
但是,海思项目却不是大嘴能控制的。
在2021年华为已经把海思项目破格升级到一个极高的高度。
在华为最新的业务架构中,
海思部门已经是一个和四大BG近似平级的存在。
而华为轮董徐直军更是对芯片研发部门情有独钟。
坊间甚至一度有他要跳槽到上海微电子的传言
这位轮董负责研发部门时,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
当时徐直军讲了一个故事:要在三年内把华为打造成所有研发人员都向往的公司。
结果其推行的绩效改革和人性化管理水土不服,最后落得一地鸡毛,真的只是一个故事。
逼得任正非不得不亲自出面以“若矫枉必过正”的方式收拾残局,以半强制的手段让员工签署著名的《奋斗者承诺书》
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很经典::“我申请成为与公司共同奋斗的目标责任制员工,自愿放弃所有带薪年休假,自愿放弃非指令性加班费,自愿放弃陪产假和婚假”
(在培训企业的过程中,经常会听到一些企业员工在我上课前会效仿华为,齐声朗读自己企业的奋斗者宣言或者誓言,每当这个时候,我都听的心惊肉跳,他们可能并不清楚,这样的奋斗者宣言意味着什么。)
徐的改革沦为一些人的笑柄,最终自己也背上了徐三年的雅称。
2019年8月23号,徐直军在华为昇腾910芯片发布会上,又讲了一个故事,他号称这是全球算力最强的AI处理器。并表示在未来三年内,推出320 610 620 920等芯片。并对其应用场景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场景做了让人无限向往的介绍。
更关键的是发布会上徐豪言,不靠美国,也可以做出芯片:“华为在芯片设计上已经不能与美国EDA(电子设计自动化)相关公司合作,这影响一些效率,但是华为一样可以做出芯片。”
后来的结果正如我们现在看到的。
实际上,华为近两年的财务报表清晰地表示,寄予厚望的昇腾系列芯片并没有让海思部门在芯片受到美国限制后能有所突破。
全球知名机构Ganter不久前发布了2021年全球10大IC企业的营收排名。
华为海思下滑了80%以上,
围绕海思的一众概念股纷纷跳水。
这个下滑幅度和华为手机销量下滑的幅度基本吻合。
这也就意味着海思芯片主要还是自家手机采用,并没有真正地突围出去,一旦自己家的手机哑火了,海思也就哑火了。
在国际新能源汽车芯片这三年极端紧缺的行业背景反衬下,华为的昇腾芯片似乎目前还是一个故事,在实际盈利数据上并没有什么让人惊艳的表现。
当然,围绕这位轮董都还有一些其他故事,比如在去年4月份介绍自己一直力挺的和车企合作的HW INSIDE智能汽车时,表示自己的HW INSIDE智能汽车可以在市区1000公里无干预的自动驾驶,体验比特斯拉好多了,
一时碎掉了一地的镜片。
海思部门有7000人的团队,现在销量只剩下四分之一,
巨亏是毫无疑问的,
问题是还不让裁员,
因为不管是何庭波和徐老板都在公开场合异口同声的说:海思本来就不是盈利部门,会坚持搞下去,不打算裁员。
这件事可能让任正非很头疼。当然这只是我们根据发言的“揣测”
在通篇任正非的讲话中,对很多重要部门都做了具体的指示,比如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比如云计算,比如ICT.
但是对于去年刚拔高到一个极高地位的海思部门只字不提,这不得不让人深思。
而在所有提到研发部门的文字时,任正非换了一个角度,只谈到了质量问题:“单板,单器件,系统研发要把质量放在首位。”
这和海思要在技术上做出颠覆性突破好像没有什么关联。
海思投入到现在到底亏了多少钱,谁也不知道,有人说不会低于一个小米的市值,这显然有些夸张,不过亏损严重显然是共识。
想想光7000人的工程师队伍的工资,就是一个让人恐慌的数字。
那么海思会不会是任正非口中说的“亏损严重的部门呢?”或者说不属于任正非口中“除了为了生存下来的连续性投资以及能够盈利的主要目标”这个范畴内呢?
因为如果不符合这两个条件,其他富余人员全部要抽调到传略预备队重新调整分配。
实际上海思部门并不是华为不可或缺的,华为真正的核心是I运营商业务和企业业务。
这也是任正非最重视的,也是华为营收最稳定的板块,更是华为真正在技术上领先的地方。
即使在美国限制后,在运营商和企业业务上,华为2022半年报还是让人放心的。
很多人,经常会把芯片和原子弹相比较。
这是非常可笑的。
当然,对于研发部门来说,他们可能确实是这么认为的。
芯片研发制造难度远大于原子弹,但是其对企业和国家的意义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这完全是两个不同量级的概念。
没有海思华为也可以活的很好,
因为海思一直都靠其他部门输血,在“盈利”这个任正非一再提及的关键词上,海思的表现用乏善可陈来形容都显得过于保守。
没有海思这个部门更不会对这个国家有什么太大影响。
不要说海思,以现在这个国家的国力,就算没有华为,又能有多大影响呢?
但是原子弹是国之重器,
保障了这个国家几十年的太平。
这两个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其重要程度不可同日而语。
在任正非而言,尽管海思也很重要,但是其优先级和运营商和企业部门是没办法相较而言的。
如果任正非为了活下去壮士断臂,砍掉芯片研发我们该怎么办呢?
任正非既然能卖掉荣耀,为什么就不能砍掉海思呢?
或者说在活下去的纲领下,减少对海思的投入呢?
即使不减少投入,不去裁员,但是在“拉开奖金差距,要敢于对不盈利的部门不发奖金或者少发”的指示下,研发人员收入减少后会不会对工作积极性受到大的影响?
那我们期待华为手机,期待海思芯片王者归来的时间怕是比想象的要长很多很多。
我们不希望这样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我们都希望海思能尽快突破技术封锁。
不管是个人利益还是单纯的家国情怀。
但就如任正非所说:再伟大的理想也要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现在少谈理想,先要或下来。
对于这一点,我们真的要好好向任正非学习。
而我们一贯的观点就是做企业既不要妄自尊大,更不要妄自菲薄,不要去仰视你的合作伙伴,
因为仰视的时候,你只能看到对方的鼻孔,是看不到对方真正的,真实的表情的。
不能因为对方体量庞大就盲目信任。
认为以对方的规模不会对你讲故事,不屑于骗你的三瓜两枣。
如果有这样的想法的人,
一种可能是在这个行业呆的时间太短,
身上还没有厂家留下的疤痕,
所以对疼痛缺乏感知。
一种可能是过于幸运,而幸运显然不是一个会长久陪伴你的伙伴。
所以,我们一定要敢于直视对方,盯着对方的眼睛。
只有这样,你才能 在重要的节点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判断。
华为海思芯片会不会王者归来,大家看过任正非的发言后,大概都有自己的判断。
而最后我们要提醒大家的是,我们要永远心存善念,但是同时也不能轻易的去相信一个人或者一家企业。
否则,在弱肉强食的市场竞争中,你迟早都是一个被淘汰者。
花粉社群VIP加油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