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粉乐分享平台宣传视频
> 华为资讯 > 华为资讯 > IOT及智选 > 小米向左华为向右,IoT生态之争谁能最终笑傲江湖?
小米向左华为向右,IoT生态之争谁能最终笑傲江湖?
来源:贝森科技
2022-11-25 15:48:23
468
管理

这段时间,国内的IoT智能家居领域好不热闹,先是小米与宜家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宜家的全系照明产品全面接入小米IoT生态,小米的IoT生态开放趋势越发明显。

然后是华为与京东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华为HiLink将与京东小京鱼智能平台打通,实现华为的终端产品(手机,路由器,PC,穿戴式设备等)与京东全系列的智能硬件互联互通。这意味着,无论消费者购买哪一个平台的产品都能彼此兼容、比如,华为智能音箱、智能传感器可以联动采用京东协议的家居设备,反之亦然。

在智能家居行业快速发展的这几年中,马太效应已经越发显现,如何在占领入口优势的情况下,将更多的智能家居产品纳入自身体系中,成了胜负成败的关键。

而作为行业内,背靠的封闭和开放两种不同发展模式的小米和华为,何为最优路径也一直是行业争议的重心。

小米的生态链

早期的小米IoT生态是典型的封闭生态模型。简单来说,小米通过资本投入和品牌赋能,扶植了云米、华米、创米等智能家居领域的创业公司,这些公司在产品层面同时兼具了小米特质,以简约设计风格、极致性价比和爆款路线,以手机为主要生态入口,搭建了极具协同性的小米IoT生态体系,我们可以把小米的IoT生态看做一个封闭的生态链。

这在前期,让小米迅速从手机领域拓展到智能家居领域,不过,在近期它的封闭战略似乎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在前述小米与宜家达成战略合作时,雷军在采访中特别强调了“小米生态链的开放性”。“以前都以为只有小米生态链的合作伙伴才能接入小米IoT平台,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雷军表示。

是什么导致了小米在IoT战略上的态度转变?在两家已经上市的小米生态链企业华米和云米上可见一斑。

华米科技是一家以做小米手环起家的智能家居领域创业公司,依靠小米手环的业绩,带动华米在2015年、2016年、2017年分别实现8.96亿元、15.56亿元、20.49亿元的营收,-0.38 亿元、0.24亿元、1.68亿元的净利润。

但是随着华米业务的不断发展壮大,华米已经逐渐将发展重心转移到自有品牌Amazfit上,Amazfit系列产品的收入占比从2015年的2.90%提升至目前的20%左右,华米官网上去除了“小米生态链公司”的介绍。

同样,云米也从最初的小米净水器厂家拓展到云米品牌旗下的洗碗机、空气净化器、电冰箱、烟机等多个品类。云米将自身定位为做全屋互联网家电,不仅来自小米品牌产品的销售占比在逐步下降,也与其它“米家”品类形成了直接竞争关系。

作为小米生态链的样本,华米和云米做大后去小米化的动作非常明显,并且都在寻求更独立的发展路径,早期封闭的IoT战略已经无法平衡双方的利益关系。

对他们来说,在创业阶段,完全依附于小米的生态体系,具有极强的“向心力”,但发展到一定规模,小米IoT生态基础无法满足发展诉求时,就会产生“离心力”,这使得企业寻求更独立的发展成为一种趋势,也必然会寻找更多的合作伙伴,甚至支持其它平台的IoT协议,以摆脱小米IoT生态主入口(手机/平板)的限制,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对应到小米本身,一个观点认为,生态链企业在做大之后产生的“离心力”是早期IoT战略的失败,所以雷军不得已去寻求更多的合作伙伴,以不断扩大IoT生态规模,才有了“小米IoT的开放”。

不过笔者认为这种观点略为偏颇,我相信雷军在这个问题上经过了深入的思考,站在投资人的角度讲,支持生态链企业独立发展,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更多传统家电企业合作,扩大IoT规模都是小米可以在资本市场的好故事,只要这些生态链企业发展的足够好,小米作为股东就一定会受益,不管它们还姓不姓“小米”。

对小米而言,支持生态链企业独立发展,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更多传统家电企业合作,扩大IoT规模都是资本市场的好故事,只要这些生态链企业发展足够好,小米作为股东就一定会受益。

但这种策略调整的背后也确实反映出小米IoT生态面临的核心问题,那就是小米IoT生态主要入口(手机)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已经难以满足IoT生态链企业的发展诉求,尤其是在目前智能手机市场整体放缓,小米发货量规模和市场份额再度出现下滑的情况下。

2018年三季度小米智能手机发货量在国内再次出现负增长

只有从封闭走向开放,小米IoT生态才有可能获得更大的增长空间。同样,随之而来的却是另一个难题,如何平衡小米生态链企业和外部合作伙伴的关系?

其实,早在2014年,小米就曾尝试与美的、飞利浦、奥克斯等传统家电企业合作,但大多在经历了短暂的蜜月期后,进入了“冷战期”。

以小米与美的合作为例,双方在产品层面的合作一直停留在i青春空调阶段,其他“智能家居、生态链及移动互联网上的合作”再也没有推进的消息。2016年7月,美的宣布牵手华为布局智能家居,更是被视为“小米已被抛弃”。

家电行业分析师刘步尘当时指出,小米与美的之间关系转变个中原因比较复杂,在这些家电产品上,小米一直坚持“性价比”优势,以低价对家电市场进行“搅局”,其中小米全面进军家电,对美的形成竞争关系是主要原因,“一旦是竞争关系,双方肯定不会愉快。”

换句话说,在小米未来搭建IoT生态的过程中,如何平衡自家生态链企业与外部合作伙伴的关系,是小米IoT战略能否成功的核心关键。

华为的生态圈

与小米相反,华为的IoT生态模式从一开始就是开放的。

2015年9月,华为消费者业务首席战略官邵洋第一次对外发布了华为IoT战略,即以华为推出的HiLink智能家居协议为基础,为第三方合作伙伴开放华为在IoT芯片、连接(HiLink通信协议)、操作系统(Lite OS)、云和AI方面的能力,用一个APP聚合所有服务,让接入HiLink平台的不同厂家设备之间以“普通话”沟通互联,实现充分的信息传递和共享。

自华为推出Hilink生态以来,已经有150多家厂商与华为合作,推出了500余款产品,覆盖了100多个品类。

我们可以把华为的IoT生态模式,看成一个开放的平台型生态圈,简单说就是我开放平台和能力给想要在这里玩的玩家,大家一起把这个生态做大。

邵洋当时表示,“我们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以及在这个时代要做的事情。自从建立起HiLink,我们一直强调两点,第一是约束边界,华为不能什么都做,第二是开放共赢,让更多的人跟华为一同实现利益分享。”

在笔者看来,在IoT生态之初就选择与传统家电厂商开放合作,是华为的基因和能力所决定的。

一方面,再强大的华为其优势也主要在连接侧,如果全面进入家电领域,根本没有精力与各个领域的传统厂商竞争;另一方面,华为也不具备小米的资本运作能力,不可能像小米一样,通过资本投入 品牌投入的方式,扶植创业企业进入家电市场来“干革命”。

华为IoT三圈生态

从华为方面对外释放的信息可以发现,它认为自身的核心优势在于不断增长的IoT主入口规模,以及连接能力。

根据华为官方材料的介绍,华为IoT的生态模型是以手机为核心主入口,以平板、PC、智能音箱、电视、车机等为辅入口。2015年,华为进入IoT智能家居领域时,其智能手机发货量已经突破1亿台,预计2018年的智能手机发货量将突破2亿台,国内存量用户大约4至5亿,具备非常大的规模优势。

其次是连接能力,作为专注连接30年的公司,华为在IoT领域给合作方提供从芯片-通信-操作系统(Lite OS)-云的端到端能力,该能力对于本身不擅长又希望跟上智能社会步伐的传统家电企业来说,存在极强的吸引力。

这样开放的合作方式带来的好处是,与小米相比,华为不会成为家电厂商的直接竞争对手,反而是后者实现智能化转型的帮手。

单从商业逻辑上看,上述生态模式并没有太大硬伤,只是问题在于产品风格的不一致,导致用户在感官体验上不如小米的生态链产品。

华为也意识了这点,在经历了2、3年的发展之后,推出了“华为智选生态”,开始联合各领域拥有领导地位的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基于HiLink协议的生态产品。与此前的HiLink生态产品不同,在华为智选生态中,华为会深度参与智选生态产品的功能定义、ID设计和APP一致体验,并为合作伙伴提供一站式技术服务。

一句话总结华为的IoT生态战略,即借助HiLink平台开放打造“规模 精品”的IoT生态,依靠HiLink生态打规模,依靠华为智选生态打精品。

未来是谁的?

从前述华为和小米IoT生态的不同发展路径,不难发现两家生态模式的优缺点。

对小米而言,极致性价比、一致性风格和体验,以及较为领先的线下/线上销售模式和体验是其优势。

在过去,小米依赖封闭生态链中的绝对话语权,打造了一套兼具统一设计风格和体验的智能家居产品,不仅扶植了众多创业公司,还刺激了整体IoT行业发展,再加上小米之家等销售模式提供的渠道支持,大幅降低了用户进入IoT生活的门槛。

它的挑战在于,伴随着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长缩水,小米智能手机在中国市场增长乏力,主入口规模不足;封闭走向开放的合作模式,又带来了“敌友”难分的互相掣肘,如何平衡自家生态链企业与外部合作伙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

对华为而言,优势在于不断快速增长的主入口规模、端到端IoT解决方案的技术背书,以及一贯的开放生态模式。

华为智能手机在国内的存量用户已经突破4亿,并还在保持快速增长,而开放的合作模式杜绝了小米IoT生态面临的“敌友”难分互相掣肘的难题。

但华为也有不足,由于其生态的开放性,华为IoT全场景的一致性风格和体验略弱,刚刚开始搭建的华为智选生态,仅有不到10款产品,发展尚待时日;再加上重技术研发的华为在销售渠道和讲故事的营销能力上,还与先入为主的小米有一定的差距。

根据以上的分析,小米和华为的两种IoT生态模式可以说各有各的优缺点,也都是两家公司根据自己的不同特点和长处,必然选择的发展路径,在未来的竞争中,只要不犯错,谁都有机会胜出。

不过,单纯从商业模型上看,华为的IoT生态模式,具有做成大平台生态的潜质,可发展的空间更大,如PC时代的英特尔、微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高通、谷歌,只要华为Hilink协议被广泛支持,华为就有可能成为IoT时代的平台型玩家。当然,在目前整个IoT市场群雄争霸的情况下,想要做到这一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于小米来说,由于其IoT生态具有一定的封闭特征,本质仍然是通过资本投入做“盒子”(具体单品),虽然很难做成平台型生态圈,但是做成一个拥有较大规模的闭环生态链是完全有可能的,只要小米能够圈定一部分用户,构筑封闭的护城河,依然可以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花粉社群VIP加油站

2
点赞
赏礼
赏钱
0
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花粉乐分享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 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花粉乐分享)”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2443165046 邮箱:info@hflfx.com
关于作者
黛末(采蜜高手)
文章
534
主题
0
关注
0
粉丝
0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签到排行
随手拍
54个圈友 0个话题
华为手机随手拍,记录生活点滴之美好
华为P30pro
51个圈友 0个话题
这里是华为P30pro手机交流圈,欢迎华为P30pro用户进群交流
体验官
60个圈友 2个话题
华为花粉体验官,体验官专属的交流群
登录后查看您创建的圈子
登录后查看您创建的圈子
所有圈子
杭州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网络110报警服务 浙ICP备17046585号
2
0
分享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

个人中心

每日签到

我的消息

内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