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令无数人大开眼界的同时,也在思考一个问题——中国的科技实力雄厚,为何至今没有研发出类似ChatGPT的通用人工智能系统?今天就让我们来深入探讨这个问题。
与西方大环境不同,中国科技公司更看重产品落地应用。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公司都全力打造各行各业的专业解决方案,以追求商业价值。这导致技术研发资源更集中在“场景化”应用上,而非像ChatGPT那样通用的预训练模型。
中国不缺人才和技术积累,在人工智能领域也处于世界前列。以前中美在通用模型研究上还不分伯仲。那么差距从何而来?原因在于发展思路不同。美国公司更看重技术本身的突破,哪怕暂无明确商业化路径。中国则过于强调产品化,未给通用模型留足研发时间。
当然,中国公司也在探索。百度砸下巨资搞“飞桨”,腾讯搞“思知”,都是通用AI系统的雏形。只是都受制于投资方偏爱短期回报的生态环境,难以长久投入做不确定性的高风险研究。ChatGPT之所以能够诞生,离不开投资方给予OpenAI近10年的恒定支持。
这个问题也存在数据应用之间的矛盾。想基于海量数据做ChatGPT那样的系统,就难以确保输出质量;想保证质量,就只能在细分领域应用。要找到平衡点不容易。中国公司更习惯后者,美国则敢于尝试前者。
那么问题的根源在哪?笔者认为是投资环境与发展理念上的差异。中国没有缺乏通用人工智能人才和技术,更需要的是更有远见、更有耐心的投资机构,能够持续投入做难以预测回报的研发。这样的投资者太少,导致创业团队难以立足。
在通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需要制定长远目标,培育开放、包容的研发生态。对投机者说不,对持续投入者说yes。与其盲目追求短期商业化,不如给科研人员时间和空间去探索。也许下一个ChatGPT会从中国诞生,为世界提供更多元的选择。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中国有实力也有智慧去引领新一轮人工智能革命。需要的是开阔的视野与定力,让技术为人类文明服务。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
花粉社群VIP加油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