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作为整个AI大模型行业领跑者,其商业模式决定其他企业后续AI资本开支,其能否盈利也为其他AI企业提供参考借鉴。
方正证券在7月21日的报告中分析指出,OpenAI盈利总逻辑是提高GPT-4付费比例,降低GPT-3.5成本。
在GPT-3.5压缩成本的情况下,如果日活月活比例达到35%,月活付费率突破12%,或能实现盈亏平衡。对于压缩成本后的GPT-3.5模型和GPT-4模型,若月付费率每月提升0.5%或能扭亏。
若OpenAI实现盈利,或可刺激所有海外巨头加大资本开支。对整个AI生态而言,在OpenAI收费的带动下,或有利于用户养成付费意识,各类AI相关应用有望百花齐放。
成本分析:“10%的精度 vs 50%的算力”OpenAI的主要成本为算力成本,OpenAI可能通过牺牲精度来控制成本。研究指出,模型精度每下降10%,算力可能减半。
根据方正证券介绍:
算力与精度的关系:根据YufanLiu等人的论文研究,模型精度每下降10%,算力可能减半。模型的大小由其参数量及其精度决定,精度通常为FP64、FP32、FP16、BF16、TF32、INT8、IN4等,精度下降使得算力承载扩大的同时,也会导致性能在一定程度上下降。
根据TimDettmers等人的论文,团队使用大模型GPT-4当裁判,对不同模型的回答进行打分,以GPT-3.5的成绩作为100%,最终GPT-4自己的得分是114.5%。MichalKosinski的研究表明,GPT-3可以解决70%的心智理论任务,而GPT-3.5解决了93%的任务,以GPT-3.5的成绩作为100,GPT-3的分数约为75(70/93*100)。
因此,模型不同精度下,方正证券指出:
在2500万DAU的假设条件下,若每个用户10次的使用次数,GPT-3.5所需GPU数量大约为27.2万A100。若根据精度下降10%,算力除以2的逻辑,可以推算出GPT-4在2500万日活及10次平均使用次数下条件下所需算力大约为66.4万(27.2GPU/(2^log0.9(114.5/100))。
盈亏线:35%日活比例 12%付费率从总逻辑来看,OpenAI扭亏的关键是提高GPT-4付费比例,降低GPT-3.5成本。
方正证券指出,在GPT-3.5压缩成本的情况下,12%的付费率或为盈亏线。
日活月活比例为35%,付费率突破12%时,年收入可能达到49.4 亿美元/年;
若GPT-3.5的精度下降约5%,成本大约下降25%,在6000万DAU,每用户平均8次请求次数的条件下,Open AI整体算力成本约为47.4亿美元。
从月付费率增长趋势来看,方正证券指出,月付费率每月提升0.25%或不能持续,每月提升0.5%或能扭亏。
在OpenAI的100亿美元资金的情况下,敏感性假设分析:如果在6000万DAU、付费率逐月提升0.25%的条件下,压缩成本后的GPT-3.5模型和GPT-4总体算力成本100亿美金或许可以亏到2026年1月。
如果在6000万DAU、付费率逐月提升0.5%的条件下,压缩成本后的GPT-3.5模型和GPT-4总体可能在2025年11月转亏为盈。
此外,方正证券从单用户盈亏平衡分析:
如果按GPT-4单用户每日吞吐量约7-8次,日活月活比例大约为30%-35%,处于盈利状态。
如果日活月活比例达到50%-55%,则当用户使用次数大于14次时,可能会出现亏损。GPT-4访问限制推出后,“高频用户”的使用受限,平均请求次数可能下降。
OpenAI盈利或刺激巨头加大资本开支值得一提的是,OpenAI盈亏情况或刺激其他巨头提高“算力资本开支”:
1、“搜索场景公司”:谷歌,百度谷歌:谷歌搜索场景与OpenAI相似,如果OpenAI实现盈利,谷歌可以在Bard中加入会员付费,或加大其算力资本投入。百度:百度的搜索场景同样与OpenAI类似,OpenAI的盈利可能会影响百度的资本投入,可能在其搜索中加入AI功能。
2、“社交场景”:Meta,腾讯Meta:Meta存在社交场景,如果OpenAI能实现盈利,Meta或在社交场景中加入聊天机器人。腾讯:腾讯拥有微信等社交场景,如果OpenAI能够实现盈利,腾讯或也能在微信等社交场景中接入AI功能,影响其资本开支。
3、“云计算厂商”:微软,阿里微软:微软主要提供API服务,如果获得微软云计算资源大力支持的OpenAI能够盈利,第三方AI应用的盈利预期受到影响,未来微软或也将继续加大资本投入。阿里:阿里作为云计算厂商同样提供API服务,若OpenAI实现盈利,第三方AI应用的盈利预期也会提高,可能增加对于API的需求,可能也会影响到阿里的资本开支。
4、接入API的第三方公司:只有OpenAI实现盈亏平衡了,才能进一步加大API的投入。算力需求首先提供给自己服务,自己应用的用户是OpenAI的直接用户,粘性较强,而第三方应用的用户为间接用户,粘性较弱,所以优先考虑直接用户,其次考虑第三方接入API的公司,因此当OpenAI实现盈利,才能影响进一步加大API的投入。
本文主要摘取自方正证券《OpenAI的盈亏分析》 分析师杨晓峰(登记编号:S1220522040001)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
花粉社群VIP加油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