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 2月17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透视“风口”,把脉ChatGPT》的报道。
最近,许多人都多了一位“网友”——ChatGPT。
它是一个聊天机器人,由美国人工智能公司OpenAI推出,从2022年12月1日正式发布至今,月活跃用户已达1亿,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者应用程序。
说是聊天机器人,它可不只能“唠嗑”。大数据、大算力、强算法赋予了它“超级大脑”。它能写作业、写论文、当助教,写代码更是“老本行”,能通过工程师测试、硕士期末考试,俨然一个“全能学霸”。
强化学习、交互训练又让它学会“说人话”。它也能创作文案、小说、剧本,比起它的AI前辈们,改掉了很多“机器腔”。
但毫不例外,ChatGPT也有站在阴影里的另一面。偏见无法避免,成本依旧高昂,推理能力不足,甚至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还有不少用户吐槽,ChatGPT给出的参考建议笼统模糊、过于四平八稳,缺乏信息密度,常有“正确的废话”。
ChatGPT究竟是不是钻进人类社会的一条鲶鱼?
ChatGPT是否宣告“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
ChatGPT如何影响人类的未来,它自身的未来又会迈向何方?
当AI越来越强大甚至无限趋近于人,甚至超越于人,那么属于人的,还有哪些抢不走的领地和独特的价值?
近日,新华社中国搜索团队召集业界权威专家,剖析前沿,华山论剑,透视“风口”,把脉AI的发展。
■访谈嘉宾
王金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
唐 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
陈雨强:第四范式首席科学家、联合创始人
季逸超:第四范式科学家
沈 阳: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高 跃: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副教授
车万翔: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
凌 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动化系教授
杨 君: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副研究员
吴 楠:南京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
何俊良: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助理教授
“强人工智能”时代就此到来?
王金桥:ChatGPT基本上把2021年及以前互联网上所有的数据都学习了一遍,相当于一个世界知识的统一建模。在如此规模的参数量下,更好的关联推理就能够实现了,也能够通过算法更好地模拟人的意图。所以业内很多人认为ChatGPT是人工智能的再一次革命性突破。
但也有人不认可,认为ChatGPT还只是世界知识的一个组合,基于组合产生了一些观点和判断。
我认为ChatGPT现在的问题,一是对常识的建模弱了点,很多网友晒出了ChatGPT“翻车”、令人啼笑皆非的回答;二是缺乏多模态的信息,目前它的推理较弱,理解不了诸如“说曹操曹操到,到底是小明到了还是曹操到了”这样的信息。
车万翔:回顾自然语言处理发展史,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现象:20世纪50年代,自然语言处理初代范式诞生,主要是做专家知识系统,或用小规模的规则系统实现机器自处理,这一阶段持续了约40年;之后进入浅层机器学习算法阶段,持续了约20年;2010年后开启了深度学习算法时代,直到2018年第一代GPT等的面世,又带我们走进大规模预训练模型的时代;4年后,正是2022年末,ChatGPT引爆全球关注——每一代突破性技术诞生的间隔,都差不多是上一代的一半。按“摩尔定律”继续推演,我们可以憧憬,到2025年可能会有新的、更强大的AI诞生。
凌强:ChatGPT比我想象得要好。在我的想象中,ChatGPT可能会给我“和稀泥”的回答,相当于没有对也没有错,但实际上它给我的答案还是有针对性的,从AI技术的角度讲,ChatGPT在特征工程上应该有非常强大的方案。
另外,当我用同一问题反复问它,它的回答并非千篇一律,而是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也让它更像“人”,毕竟问一个人想吃什么,他每次会有不同的回答,这说明ChatGPT的随机决策模型也做得不错。
沈阳:我认为,ChatGPT在技术上是弱人工智能走向强人工智能的重要节点。从商业上来说,应该会引发一场大洗牌。对善于使用网络的人来说,ChatGPT可以成为非常好的助手,在文案写作、检索等领域,能简化三四成的工作量。
杨君:ChatGPT最具突破性的方面在于逻辑衔接能力,但我认为它还不具备独立推理能力。有用户用三段论跟它对话,它得出了不太符合常识的推论,这是AI还赶不上人脑的一大方面。人脑的强大,就在于归纳和推理能力。有人拿阿尔法狗战胜围棋世界冠军,来证明人脑比不过“AI脑”,然而,目前的智能决策都还仅限于特定场景,算法在特定规则下才能表现出非常强的能力。我认为,能适应和突破变化的规则,是强人工智能的重要发展方向。
吴楠:不少用户发现,ChatGPT在一些常识性的、正常人绝对不会犯错的问题上经常犯错,需要人工干预和修正。而到底什么是常识性问题呢?这个界定其实是很困难的,触碰到了比模型本身更高一层、更加原始的“源问题”。对此的研究和探讨,有助于厘清AI在哪些地方需要人的修正和帮助,划分出人机边界。
季逸超:在搜索场景下,ChatGPT还面临一些挑战。对于事实性的问题,机器通过学习能得出一致的答案,比如“中国的首都在哪里?北京”。但对于观点性的、百家争鸣的问题,如何保证机器学习后,能给我们一个全面公正、没有偏见的结果?
陈雨强:我问了ChatGPT一个问题:如果要做生意,是卖咖啡好还是卖椰子水好?这个问题背后,其实是对商业模式的判断。对ChatGPT而言,如果曾有人在互联网上对比过卖咖啡和卖椰子水,而且分析得有见地,那么ChatGPT就能给出令人满意的回答;但如果先前从未有人写过这类文章,ChatGPT是不能产生相关见解的。
无所不能,但对真实性概不负责?
高跃:ChatGPT生成的内容,面临真实性、准确性以及版权方面的问题。这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挑战——除了辨别真伪、保护版权,还要能够识别这到底是不是个人的创作,或者能区分出哪部分是AI生成,哪部分是人的创作。
陈雨强:对于一篇专业性或学术性的文章,署名作者是一定要负责的,而恰恰ChatGPT是不能负责的。学术论文的署名作者,既要对论文做出了“实质性贡献”,又要能承担相关的责任,而这两条ChatGPT都不满足,并且现阶段ChatGPT生成的内容完全达不到“文不加点”、无需加工的程度,而是需要人的修改、润色、校对,最终得由人来署名。那么,人的智力参与达到什么标准才能署名?这就牵涉到识别内容究竟是由人还是机器生成的问题。
何俊良:如果问ChatGPT我们自己不熟悉的专业领域的问题,它的回答会看起来非常专业,但实际上可能包含很多错误的知识和误导性观点,而我们难以分辨。
真实性问题会带来信赖危机,而一旦公众不敢信赖一款应用,它也便难于发展。比如自动驾驶技术,就算准确性达到99%,但由于AI的决策不可解释、不可完全控制,很多人就不信赖它,不愿意去使用,这也导致自动驾驶技术一直未能普及。
大语言模型目前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怎么去判断AI的输出到底是对是错,学界也特别关心。
陈雨强:可信性问题确实很重要。目前ChatGPT热度正劲,但除了日活数据,还有一个关键指标是用户留存数,也就是有多少人在一周、一个月、半年之后还在持续使用这款产品。
信息或知识来源是否可靠,每条引用甚至每句话是否都有出处,推理是否经过验证,生成的文章是否可溯源,都会影响用户留存。新鲜劲过去后,可信性问题直接影响用户还愿不愿意使用这款产品。
技术厮杀激烈,蓝海很快会“染红”?
沈阳:ChatGPT的横空出世,激发了多家AI领域巨头的反应。北京时间2月7日,谷歌发布了基于谷歌LaMDA大模型的对话AI系统Bard;同天,百度宣布大模型类项目“文心一言”计划在3月份完成内测并对公众开放;此后第二天,微软推出由ChatGPT支持的最新版本必应搜索引擎和Edge浏览器。
从技术竞争的角度,我认为第一波竞争大概一年时间就会基本结束,战局就明确了,因为ChatGPT的增长速度太快了。大家都在关注它积累到3亿用户是什么时候,再就是4亿用户、5亿用户……我认为30亿是个节点。脸书经过这么多年扩张,也就30亿左右用户。
AI领域,时间窗口非常短。ChatGPT用户数已经超过1亿了,它可以充分调动全球用户来进行社会训练,自我完善会非常快。
国内也是这个逻辑,谁率先推出,谁就率先获得更有优势的社会训练。
陈雨强:我认为,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由于智能客服的普遍应用,中国的技术已达到了一定的成熟度。下一步,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应更加注重面向企业端,为企业的经营决策、生产管理、降本提效、开拓市场、资产管理等提供服务,以更好地商业变现。
季逸超:ChatGPT问世后,国内很多人在讨论,为什么率先做出这种产品的不是我们,或者说我们需要多久才能做出类似的产品。作为技术人员,我认为中国企业在AI多个技术领域发展得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在应用端做出了很多成功模型。
我们要达到类似ChatGPT的水平,往往要选择一个参数规模极大的语言模型去训练,目前成本还非常高。这也许正是机会所在——切中搜索引擎的其中一个切面,做一个表现更好、规模更小的模型,做垂直功能,同时把成本打下来。
AI的普及给教育体系带来哪些挑战?
沈阳:有人做试验,让ChatGPT参加考试,其能达到硕士的入学水平,这预示着一般性脑力劳动在未来的价值会大幅降低。如果ChatGPT发育得比较充分的话,我们未来的整个教育体系是要改变的。我们要培养下一代增加创造性知识的能力,提供AI所不能提供的价值。
如果不解决好教育和人才培养问题,在AI时代就很可能产生严峻的就业问题,进而影响产业升级,带来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
我们大学老师也焦虑,自己还剩下什么能“教”的呢?我认为,一方面是教学生不断提出好问题,另一个方面是提炼升华AI生产内容的能力。挡住学生用ChatGPT写论文是不可能的,那就教会学生用它学习、优化思考。
唐明:我认为,ChatGPT能极大提高人类的工作效率,但所谓取代人类,则远远谈不上。AI再怎么发展,最终还是需要人做出判断,不可能完全信赖机器。
而人要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这就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培养出有知识储备、能看懂AI逻辑过程、能驾驭AI而不被它牵着走的人。
这项前沿科技,将沿着哪条路向前?
王金桥:从技术路线来讲,未来,类ChatGPT应用可衍生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型操作系统,搜索引擎、office办公软件等都可以是包含其中的应用,使之成为人工智能界的新基建,亦是深深嵌入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有力工具。
车万翔:现阶段,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逐步从语义层面向推理层面迈进,推理层面解决好后,接下来就要进入应用层面,也就是AI要能听懂语言的弦外之音,理解同一句话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更好适应语言表达的个性化。
要让AI拥有这些更高级的能力,首先要构建足够大的模型,但大模型只是解决了知识的存储问题,怎样能更好地调用知识呢?——强化学习,在代码上继续训练,让AI生成的结果更符合人类的预期,越来越有“人味”。
何俊良:很多专家都很关注ChatGPT的可信性问题,在我看来,搜索基本上是唯一的解决方法,即ChatGPT能为自己的结论提供来源,这样人们可以自行分辨是对是错、可不可信。列出理由的结论,总让人感觉更加可以信赖,心里更踏实。
很多用户使用搜索,用得并不是很好,因为搜索引擎最重要的是找到关键词,而很多时候这并不容易。这时,ChatGPT就可以扮演解释的角色,将用户的自然语言转化成关键词再搜索,然后把结果给大模型,整合后再输出给用户。我认为这就是一个理想的结合场景,既能省去人脑总结提炼的时间,搜索准确率也更高。
吴楠:我认为,搜索和大语言模型相结合存在一个鸿沟。搜索引擎需要一定的稳定性,搜索结果通常应该是客观而正确的。但ChatGPT这类大语言模型,对问题的回答是不断迭代的,不像搜索引擎那么稳定。大家会问ChatGPT很多有意思的问题,但在搜索引擎上不会这么问。
唐明:有一点需要注意,网络搜索出来的结果就一定可信吗?不见得。一次搜索能有成千上万条结果,ChatGPT能总结、合成得完吗?如果不能完全总结,那么ChatGPT会不会限制搜索者的视野?ChatGPT如何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呢?
在人工智能三大领域算力、数据和算法中,我国都有人在做,算法技术也都掌握。但我认为,仅仅有这三点还不够,还需要的是保持耐心和专注。耐心和专注不仅仅是对科研人员的要求,也是对投资人的要求,持续深耕才能开花结果。不过,无论如何,未来可期。
陈雨强:数据更新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不可能每天或每个月更新一次,这样成本太高,机器学习和推理训练的成本也很高。所以,如何让“AI脑”及时跟上步履不停的信息社会,让人们能用搜索引擎把更多更新的数据调用出来,也是需要突破的技术。
还有数据源方面,今后可能会出现服务于不同需求的、专业化版本的类ChatGPT应用,分别对接不同的数据源。比如新闻版本的,数据源就要更加严谨可靠。
花粉社群VIP加油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