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耀丹
近日,据日经亚洲评论报道,华为知识产权部全球负责人樊志勇表示,华为已将技术授权给梅赛德斯奔驰、奥迪、宝马和保时捷等顶级汽车制造商。除了四家德国汽车制造商外,华为还与斯巴鲁、雷诺、兰博基尼和宾利签署了授权协议。华为预计,通过与主要汽车制造商签署许可协议,在全球每年生产的7000万辆汽车中,华为技术将被用于1500万辆新车上。
华为之所以能收获诸多国际车企的青眼,主要有赖于其丰厚的专利库。此前,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的一份2021年专利数排名前十企业的榜单显示,华为以99000个专利数排名第一。樊志勇表示,华为在2022年签署的协议包括20多项全新或延长的专利许可,内容涵盖智能手机、联网汽车、网络和物联网技术等多个领域。仅在汽车行业,华为就与大约15家汽车制造商签订了使用其先进无线技术的协议。
通过技术专利授权实现变现,是华为在美国制裁所形成的围堵之势下做出的整体战略决策。据路透社报道,在过去两年间,华为积极扩大专利授权的行动,弥补了部分因美国制裁而损失的收入。华为美国首席知识产权法律顾问史蒂文·盖斯勒指出,作为公开披露的技术,这些专利不受美国限制。路透社称华为此前曾披露,华为2022年获得的专利收入将连续第二年超过其支付给其他公司的专利费用。
在积极授权技术专利以进行变现的背景下,华为与诸多老牌国际巨头车企的合作还有着另一层意义——在汽车领域寻找到全新的盈利姿势,这被认为是华为积极授权专利的重要原由。
据“晚点AUTO”报道,在今年12月8日的华为内部会议上,华为消费者业务CEO、智能汽车BU CEO余承东表示,车BU要在2025年实现盈利。此前,余承东曾公开表示,汽车是华为唯一亏损的业务,每年要花掉十几亿美元。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Marketing与销售服务部总裁迟林春此前也曾表示,最近三年,华为在汽车零部件研发上已经累计投入近30亿美元。
这意味着,华为对汽车业务的态度正在发生转变。从之前任正非表示的暂时不计亏损,到现在突然宣布要实现盈利,华为汽车业务对盈利的渴望在与日俱增。而授权专利对华为而言,则是一个“一本万利”的生意。史蒂文·盖斯勒曾透露,截至2021年,在过去的三年中,华为全球专利授权收入约1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3.6亿元)。
此外,授权专利的合作模式,也使得将自身定义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华为,在与国内车企达成的三种合作模式之外,利用丰富的技术专利开拓了国外车企的市场。
此前,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合作对象大多是极狐、赛力斯、长安等国内本土车企。双方合作模式分为三种,一是基础合作模式,华为以零部件商身份参与合作、售卖软硬件;二是HI模式,华为提供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三是智选车模式,不仅提供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还深度参与整车设计环节,同时提供华为门店作为销售渠道。
在“帮助车企造好车”的口号下,华为其与车企的三种合作模式处在不断发展、扩容之中。而对华为而言,为国际巨头供应技术专利,无疑也是一个打响招牌的好机会。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奔驰、宝马、大众等国际巨头均在积极进行转型进行技术研发,以在电动智能化时代稳固自身地位。在“灵魂论”下尚未摆脱车企忌惮的华为,是否能抓住窗口期与国际巨头们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还有待时间验证。
花粉社群VIP加油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