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前笔者在Surface Pro和MateBook E Go之间犹豫了半天,最终选择了华为MateBook E Go性能版,CPU采用了高通骁龙最新的SQ3芯片,屏幕支持120Mhz刷新率,16G内存 512G SSD,额外购买了1支M-Pen,总入手价格不到6000元。这个价格相对Surface Pro是极具性价比的,也是我没有选择surface的主要原因之一。
几天使用下来,和当初预想的二合一平板电脑有些许差异。在此,与大家分享下我的使用感受。
软件生态MateBook E Go用的是微软windows 11 on ARM系统,兼容x86架构下的大部分软件,但效果没有原生app来得好。游戏软件基本不要想了,就算能运行也会让人觉得是用powerpoint打开的一个演示文档。
目前支持ARM原生app在逐渐增多,微软第一方和第三方的原生APP我收集了一些如下:
Office全家桶(office365,最新的office2021)
Visual Studio 2022
Visual Studio Code
Microsoft Edge
OneNote
wsl2(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 2),windows自带的linux虚拟机。
Windows Terminal(微软商店下载),微软出品的命令行终端软件,比自带的cmd好用许多。
Python(3.11版本开始原生支持)
Putty(https://www.chiark.greenend.org.uk/~sgtatham/putty/latest.html),一款ssh终端软件
Tabby(https://github.com/Eugeny/tabby),一款ssh终端软件
Clash(https://github.com/Dreamacro/clash),一款代理软件
7zip,一款免费开源的压缩软件
微信(华为应用市场)
QQ(华为应用市场)
网易云音乐(华为应用市场)
QQ音乐(华为应用市场)
迅雷(华为应用市场)
VLC(https://www.videolan.org),一款免费、开源的视频播放器
原生软件数量相对x86几十年来构建的软件王国目前不在一个档次。不过软件在精不在多,笔者在购买前专门查询了自己常用软件是否得到了原生支持,得到肯定答案后才有了购买计划。
续航能力不错笔者在打开onenote,vscode,wsl办公的情况下,使用8-12小时基本没有问题。MateBook E Go的屏幕刷新率可在60Mhz与120Mhz之间调整,如果把刷新率调低,设置为节能模式,还可以进一步提升续航能力(笔者一直使用的120Mh模式)。
发热量MateBook E Go没有配置风扇,得益于ARM架构的低功耗优势,在使用过程中机器全程都比较安静。因为采用了主机与键盘分体式设计,在键盘上操作基本感觉不到主机运行产生的热温,就算长时间操作也不会产生不适。
便携性MateBook E Go机身重量710g,磁盘键盘450g,合起来1.16kg,一台轻薄本的重量。因为续航能力不错,外出时基本不考虑带电源,一个小小的电脑手提包即可搞定。
实用性二合一平板电脑,我觉得不是1 1=2,而是1.5 0.5=2.平板形态只占0.5,因为适合平板的软件app太少了,结合M-Pen,能用的app目前笔者只发现onenote和Microsoft Paper。笔者工作和学习的笔记资料都放在onenote上,这也是我选择二合一平板电脑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onenote是基于电脑的版本,M-Pen虽然可以正常使用,但并不像平板上那样进行了专门优化,在使用M-Pen写字的过程中偶尔会呼叫出底部的任务栏。如果能同时原生运行平板上的程序,我才觉得这是二合一平板电脑的真正形态。
待改进之处在使用过程中,我发现待机后唤醒MateBook E Go没有平板来得快,得等个那么几秒钟,习惯了平板上的“秒醒”,面对MateBook E Go还真有那么一点不适应,总觉得快不是理所当然的么。
买来第一天用,就把主机摔地上了,原因是在开会时把它放在双膝上,结果背部磁吸不太牢固,突然和键盘脱落。好在人坐着,不算太高,没摔出什么问题。
软件生态还待不断完善,特别是适用平板模式的程序,少得可怜。
小结二合一平板电脑的受众群体并不像普通笔记本那么大,它的优势是续航长、轻薄、发热量低,对于经常外出需要使用电脑的人群和在校的学生比较能匹配在一块儿。想想一边学网课记笔记,一边用vscode优雅写程序(bug),这些只需要1台设备就可以完成,对于笔者这样的人来说,这就是买它、用它的理由。
花粉社群VIP加油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