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休的时候刷到一篇新闻,大意是某顾客在华为手机授权店被推荐买了台“华为Mate40”,实际上却是一部鼎桥的TD TECH 40。顾客后来在朋友提醒下,以为受到了欺骗,遂到授权店进行维权。
傻傻分不清楚的““M40” 这个实际上就是个授权店促销员推荐话术的问题,孰是孰非不做讨论。 但是,这个事件勾起了很多消费者的疑惑? 华为授权店为啥能卖非华为品牌的手机? 这个鼎桥和华为又是啥关系?解读这些问题之前,先了解下华为被制裁的背景。
2019年5月,美国对华为实施第一轮制裁,华为被限制使用美国本土技术相关元器件,同时华为手机上不支持谷歌GMS服务(就相当于国内手机不允许使用微信一样的概念)。
华为手机在海外市场开始崩盘。
2020年5月,美国对华为实施第二轮制裁,制裁超级加倍!华为无法使用包含美技术的半导体相关元器件,华为的麒麟芯片转瞬间面临困境。有传言当时台积电疯狂加班为华为赶工了一批芯片,被华为用专机拉回,这批芯片就是后来的Mate40 5G版的救命稻草。
2020年8月,美国对华为实施第三轮制裁,华为智能手机业务进入无芯可造和无芯可买的生死存亡之境。
华为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跨国企业,哪怕强如美国,也是没有办法仅仅通过禁令来让华为瞬间倒下!
而且华为面对美国的禁令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在美国制裁禁令之前,必然是漫长的寒冬,面对寒冬,华为必然要做出相应的过冬准备了。
从2020年四季度开始,华为进入断臂求生模式。 华为手机作为曾经全球最大的手机出货商,其品牌纬度覆盖相当之广: 华为MATE系列,主打商务旗舰;
华为P系列,主打颜值摄影;
华为NOVA系列,中价位段的影像时尚;
华为麦芒系列,畅享系列,中低价位段的性价比首选;
还有曾经被推出来的互联网副牌荣耀系列,由于销量太炸裂,直接独立为子品牌。和华为形成了直接竞争关系!
也正是依靠全价位段,多型号,多风格的手机旗舰群,华为才站稳了手机出货量全球第一的宝座。
高楼平地起,转眼过云烟 2019年的华为,真的是眼看高楼平地起,雄心壮志大展宏图,内斩苹果,外砍三星风光无限的好时候,奈何制裁来了。 美国制裁大棒敲下来的时候,华为还是发扬风格的,老大顶住,小弟先跑! 2020年11月,华为子品牌荣耀被整体出售。 接盘方是深圳国资委以及荣耀的渠道相关产业链,换句话说,华为让荣耀完全独立出去了,并且荣耀高层团队保持稳定。通过出售荣耀,华为也减轻了供应链压力,增加了资本储备(毕竟荣耀卖了1000亿)。这场出售,有点类似于老父亲和小儿子分家了,家是分了,血缘关系是断不了了的。
荣耀被出售 荣耀的出售其实是水到渠成的,毕竟是自成体系的子品牌,在2019年,荣耀甚至已经和华为形成竞争关系。 华为手机的副牌怎么安排才是最头疼的。 华为风光的时候,靠着高端旗舰Mate系列,P系列营造的市场口碑,依托华为卓越的营销体系,麦芒,畅享之类的副牌是活的很滋润的。这些中低价位段的机器虽然单台毛利不高,但是凭借巨大的销量,是华为起高楼的基石。 但是华为被制裁了,没芯片了或者说只有传言中极少的存量芯片的时候,这些救命稻草怎么分? 保基石(麦芒,畅享,Nova)还是保脸面(Mate系列和P系列)? 华为的选择在高调发布Mate40系列的时候就做出选择了。
还是得要高端的脸面!2021年,华为继续开启卖卖卖之路! 麦芒系列被中国电信接盘,随后推出了全新的麦芒10系列。 畅享系列被中国联通拿下,并改名优畅享。 Nova系列被中邮电搞定,改名HI Nova。 亲儿子Mate系列和P系列是绝对不能卖的,但是那么点芯片,旗舰机就那么点产量,完全不够卖啊? 咋办? 挂鼎桥头,卖华为肉!
鼎桥是西门子通信集团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的全资外资企业,其中西门子与华为分别拥有51%和49%的股份。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先生,恰好就是鼎桥公司的主要人员和高管。并且通过财务注资手段规避,鼎桥可以巧妙的规避美国的制裁,大大方方的采购5G芯片。 所以,回到文章之初的那个纠纷,为啥鼎桥TD TECH 40和华为Mate40那么像?根源就是,华为把Mate40系列的全套设计出售给鼎桥了,除了芯片不一样的,其余的几乎都一样,或者更武断的说法是,鼎桥就是华为的贴牌手机。 按照这个思路,也就不难理解,为啥华为的授权店里会出现非华为品牌的手机了。 从鼎桥到优畅享以及Hi nova,本质上还是用了华为全套技术的贴牌华为手机,这些接盘方很多都是华为的供应商或者渠道商以及运营商,其间藕断丝连密不可分错综复杂的关系很难厘清。借助华为庞大的授权经销商体系进行分销也是非常正常的行为了。 毕竟,华为通过出售技术的行为,本质上还是在维系其基础手机的出货量,壮大鸿蒙的操作系统体系。 但是,华为为了防止这些副牌被美国关联制裁,实际上是把这些品牌嫁出去了,这些品牌不再是华为副牌或者子品牌,也不能在冠之以华为手机来称呼了。 这就是个严重的大问题了。 华为历经数年塑造了中国最值得称赞的手机品牌,各种事件加持之下,华为的跨界影响力之大,已经让相当多的消费者信服到盲目的地步了。
“买手机就是要买华为”已经是很多中年爱国人士的普遍认知了。
极度盲目的喜爱却往往是把双刃剑! 这些被出售的副牌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品牌认同感和销量了。 不能被称呼为华为手机后,这些手机褪去了品牌效应加持,消费者在单纯的比拼机器外观性价比之后完全不占优势。 卖不出去咋办? 绝大部分经销商只能琢磨话术和包装了,啥华为智选手机,啥华为关联品牌,等等等,塑造一切的可能性和华为贴边,来让消费者认同并购买。 这种操作就往往会导致文章开头的纠纷,授权店卖的和消费者买的到底是啥手机?
俗话说,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估计华为自己也没想到,失去了光明正大的品牌庇护后,这满天的星星一点都不耀眼了。
花粉社群VIP加油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