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形态融合到生态融合,华为MateBook E Go开启二合一产品普及时代
9月6日,在华为秋季新品发布会上,一系列新品的发布让公众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在一系列新品中,华为MateBook E Go以足够超前的产业洞察和产品定义,让人们又一次看到了二合一笔记本产品全新的品类未来。
虽然今年的PC市场是哀嚎遍野,第二季度中国市场的整体销量下降了16%以上,但华为PC以超越产业常态的发展速度,第二季度销量同比增长80%以上,环比增长接近20%,成为中国市场上唯一的亮点,市场销量排名第四。华为PC这种超越产业规律,多少有此残暴的成长,得益于其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与产品、生态的全面创新,而这次华为MateBook E Go的出现,是否会在细分市场为华为PC开辟出一条全新的航道呢?
一、二合一笔记本的前世今生 虽然基于Windows平台的
平板电脑(包含分离式物理键盘)的产品早在2012年就出现了,应该说这是最早期“二合一”笔记本的初始形态,但真正让这类集合了平板形态和PC形态的产品走进用户的生活和日常的使用场景,则是2016年间微软推出的Surface系列产品上市。
Surface产品的出现,让二合一笔记本成为了PC市场的一个细分品类,虽然从产品形态到交互体验当年仍然存在许多并不如意的地方,但将平板与笔记本融合的创新思维,符合了一些特定用户对移动生产力工具的使用需求,所以在PC市场上形成了虽然小众但用户群体稳定的一个细分品类。
巧合的是,2016年华为开始进入PC行业,其发布的第一款产品,事实上就是基于平板和笔记本融合形态的二合一产品“MateBook”。
微软和华为在笔记本上的“巧合”,也许并非只是时间上和产品形态上的巧合,从微软PC产品和华为PC产品演进路径来看,他们之所以在同一时间点推出相似的产品形态,更多的可能是双方基于未来PC产品形态和用户需求的趋同性超前洞察。
虽然二合一笔记本从产品形态上和便捷性上,明显比传统笔记本要更好,也可以说是轻薄本的最终形态,但自微软和华为推出类似的产品后,传统PC厂家跟进者寥寥,即使偶有厂家推出类似的产品,但大多也只停留在浅尝辄止的阶段。
当然形成这一产业现状的根源在于Windows平台从本质上讲是基于桌面计算终端设计的系统,而由此形成的生态,也是基于桌面计算的生态体系。在这个生态体系中,软件的操作逻辑基本上都是基于键盘和鼠标的交互逻辑,所以,即使是微软自身的产品,在触控交互方面(这是平板电脑的基本交互方式),仍然与平板电脑有着巨大的差距。同时也形成了二合一笔记本产品虽然在形态上实现了与平板产品的融合,但在应用层面,仍然无法达到两种形态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用户期望的操控体验。
从行业发展的实际表现来看,虽然微软的Surface已经发展到了第八代,但更多的用户仍然只将其应用于桌面和固定场所的使用,同时受性能和应用以及价格因素影响,让这类产品在市场的表现上并没有大的增长;从行业统计数据来看,整体二合一产品市场,仅占了PC市场4%左右的份额。
二合一笔记本行业的变化出现在2021年底。
去年华为发布了其第四代二合一笔记本产品MateBook E。自2021版MateBook E发布以后,不仅好评不断,而且影响到了这一细分市场的放量增长,从最新的统计数据来看,在二合一笔记本市场,华为的产品份额已经占到了40%左右,而在此之前,这一市场的主导者是微软的Surface系列产品。
华为最新发布的MateBook E Go从产品层面来看,多少有些划时代的意味。在产品形态方面,12.35英寸2.5K分辨率、120Hz自适应刷新率的屏幕,710克的重量,7.68mm的厚度,7mm的边框,以及后背采用独创的微绒玻璃纤维材质,让这款二合一产品具有了极致的轻薄、优雅的特性。在应用层面,不仅拥有华为独家的多设备协同体系,而且创新性地加入了通信共享、中转站、移动应用的横屏大窗功能,让这款产品在平板状态下的体验达到了行业顶级水准。
华为二合一产品今年的突然放量增长,是偶然还是意外增长的用户需要呢?MateBook E Go的上市是否会成为轻薄本进化过程中一款标志性产品呢?
二、从表面的二合一到形态融合和生态融合的“二合一” PC性能过剩目前已经不仅仅只是厂家和行业观察者的普遍认知,也是在用户中形成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感受,这也是目前PC市场整体下降的根本性根源。事实上,在2019年之前,PC市场已经处在7年连续下降的产业现实,前两年的增长只是延缓了这种下降时间而已。
用户换机愿望下降,表面看来是用户已有的电脑仍然可以很好地满足使用需要,深层隐含的变化则是“我需要一台什么样的电脑”?
在笔记本领域,除了代码工程师、图形图像创作者、工程类技术人员等一些专业人群需要高性能的产品以提高效率外,更多的人群日常工作使用PC的软件环境相对简单。对于偏商务、营销、行政人力、媒体及文字工作者等行业的海量的上班人来说,他们日常使用的软件,大致都集中在Office等字处理套件、邮件客户端、浏览器、社交软件、视频客户端等为数不多的软件类型,这些软件对PC的性能要求不高,甚至五年前的产品也能满足运行需求。这些用户,事实上并不需要一款全功能的笔记本。而对于上班族来说,相对于性能的重要性,电脑的重量和便捷性则是更重要的考虑因素,无论是上下班的通勤,还是外出,轻便和一机多用才是他们最核心的需求。
微软Surface产品持续保有的市场份额和华为MateBook E的热销,也恰恰说明了,二合一这一产品形态,满足了许多用户潜在的需求。
从实际的产品特征来看,华为MateBook E系列已经从形态的二合一,发展到了生态的二合一,二合一产品在华为MateBook E系列中,真正实现了平板和PC相对完美的生态融合和体验融合,实现了用户在笔记本和平板两种使用环境中的体验统一。
从最新发布的MateBook E Go来看,得益于
鸿蒙系统分布式架构和分布式软总线技术,一方面华为将手机界面完整地连接到笔记本显示屏上,同时通过不断完善的多设备协同系统,让
华为笔记本可以极为方便地调用手机、平板等设备的文件、摄像模组等资源和功能,让多设备融为一体。另一方面,华为通过与微软以及软件厂家的深度合作,在MateBook E Go上实现了更多的软件兼容,从而让基于ARM架构的产品在应用丰富度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另外,在MateBook E Go的移动应用方面,华为推出了横屏大窗功能,这一功能相当于将手机的平行视界功能,移植到了PC产品上,让手机和MateBook E Go的应用协同更加符合大屏的操控逻辑。
简而言之,二合一产品诞生的依据是未来平板与笔记本的融合趋势,在MateBook E Go上,用户不仅可以体会到“自由多变”带来的笔记本形态、平板形态,支架形态以及分体形态适应于不同应用场景的二合一产品的优秀体验;同时由于Windows和移动生态的融合,让用户在使用其PC功能时,MateBook E Go是一台功能完整的笔记本产品,而当用户将MateBook E Go作为平板电脑使用时,不仅能使用绝大多数移动应用,而且在交互方面,能无需学习,实现与平板电脑完全一致的平板电脑的使用体验。
对于二合一产品而言,MateBook E及MateBook E Go的出现,让二合一产品真正实现了从形态融合到生态融合和体验融合的巨大进步,让二合一笔记本以全新的产品定义和产品特征,重新进入了用户的视线,成为用户移动生产力工具之一。
三、突破价格壁垒,将二合一产品推向主流市场 自二合一笔记本诞生以来,生态的不完善和体验的不完美是影响了用户选择的原因之一,同时过高的价格也是阻碍二合一笔记本走向普通用户的另外一个核心因素。
从2016年到目前,市场主流的二合一笔记本的价格都在8000元以上,这对用户在选择二合一笔记本造成了困难。从PC产业的发展历程来看,任何具有创新意义的新品,如果其价格未进入4000元~6000元的主流价格区间,其市场表现就很难进入主流人群。
现在PC市场是轻薄本的天下,但在其诞生之初的2012年前后,虽然上游英特尔等厂家极力推广,但各OEM厂家考虑到其原有产品线的利润,将UltraBook的价格都推到了1万元以上,致使轻薄本这种有益产业和用户的品类很长一段时间难以进入普通用户的选择范围。直到2017年左右,轻薄本价格降到6000元左右后,轻薄本才真正进入了主流市场。
在中国的PC市场,4000元~6000元的价格区间是被反复验证进入主力出货品类的空间,此次华为MateBook E Go的出现,将二合一笔记本的价格直接拉到了4000元~6000元的价格空间,这也将是二合一笔记本放量增长的一个起点。当产品进入主力价位段后,将对原有的市场格局产生直接且根本性的影响。在原有4000元~6000元价格区间,由于二合一笔记本的出现,将为主流用户提供一种更好的选择,同时也将开始逐步分化主力机型的市场,从而有望突破二合一产品常年维持在整体市场4%的品类困境。
当二合一笔记本真正实现了形态二合一、生态二合一以及体验二合一之后,极致的便捷性和优雅时尚的外观成为其外在特征,同时价格也不再成为障碍,这对一天在家庭、单位以及各种外出场合奔波的人来说,这种极致轻薄,体验出色的二合一产品,也许就是他们奔向未来生活的陪伴。
MateBook E Go的上市,意味着二合一笔记本的产业拐点已经来临。
花粉社群VIP加油站
恭喜你,领取到一张面值 0 元的优惠券
只有购买全集内容 0.00 元,才可抵扣使用。
有效期截止于:2020-12-12 23:59
是否立即使用?